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2)

时间:2021-08-31

三、 单元总课时:12课时

  整体感知 1课时

  阅读方法交流学习 1课时

  自读、荐读 2课时

  读书交流评比会 2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走近科学 4课时

  自由作文 2课时

  第1课时 单元整体感知

  教学重点:1、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和使命感;

  2、整体感知单元内容

  一、了解自己和公众的科学素养:

  1、教师下发一份《科学素养调查问卷》,学生当场完成。

  请按实际情况回答本问卷各个项目

  一、判断题

  1、 地心非常热。

  A对B.错C.不知道

  2、 人们呼吸的氧气来自植物。

  A. 对 B. 错 C.不知道

  3、 千百年来,地球上的陆地一直在缓慢地漂移。

  A. 对 B. 错 C.不知道

  4、 最早的人类与恐龙生活在同一个年代。

  A. 对 B. 错 C.不知道

  5、 抗生素能够杀死病毒。

  A. 对 B. 错 C.不知道

  二、选择题。

  1、 计算机病毒是:

  A 计算机程序B 计算机部件C 寄生在计算机中的微生物D 不知道

  2、 DNA是指:

  A 提供人体营养的主要物质 B 影响环境质量的主要物质

  C 控制生物遗传的主要物质 D 不知道

  3、 臭氧层破坏的原因是:

  A、废气排泄过量。B、人口过多造成空气污染。C、氟里昂的使用。D、不知道。

  4、 如果要确认一种高血压药物的疗效,最好的方法是

  A、征求患者的看法。

  B、用医药知识来进行证明。

  C、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服药,一级不服,然后观察、记录,比较两组的结果。

  D、不知道。

  5、你对算命之类:

  A、 非常相信B、有点相信C、说不清楚D、完全不相信。

  2、教师下发一则调查报告,学生阅读。

  我国第5次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历时一年多时间,5月19日终于得出结果。这是中国科协继1992年、1994年、1996年和2001年之后,于2003年按照国际通用方法,对全国(除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外)18岁-69岁成年公民科学素养进行的最新一次调查。从调查结果看,虽然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在逐年提高,但公众整体科学素养现状仍然不容乐观,令人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