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的课堂教学设计(2)

时间:2021-08-31

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板书)

  引导学生从教材P80图示中得出宪法所处的法律地位

  做一做:P80宪法与普通法律得“母子”关系( 行政诉讼法、 行政法、 行政处罚法)

  1、 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1)法律效率,指法律的强制力和约束力

  (2)最高法律效力的具体表现:

  ①宪法使其他法律得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各人的活动准则。

  2、从宪法的制定、修改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严格

  课堂小结:总之,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从效力看,宪法具有最高得法律效力;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更为严格。所以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板书设计:

第三节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公民享有政治权利的内容、行使渠道,维护国家安全的政治义务。

  能力目标:提高依法行使政治权利的能力,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树立国家安全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内容与途径

  难点:维护国家安全:我们的政治义务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材料分析讨论法与讲授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依法行使政治权利

一、 依法行使政治权利

  【活动一】选举权属于哪种公民权?行使选举权需要哪些条件?

  答:选举权属于公民的政治权利。

  行使选举权需要的条件:

  ①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②年满18周岁;

  ③依法享有政治权利。

  1、 什么是公民的政治权利?

  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

  【活动二】你怎样看待这件事?

  答:该事件给我们的启示:

  A、权力需要监督和制约;

  B、每个公民都要承担监督的责任;

  C、每个公民都要关注身边的事乃至国家大事,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

  D、发现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举报 。

  2、行使政治权利的表现——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

  ①关注国家建设、国家管理,对于身边的事乃至国家大事,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

  ②发现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举报 。③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其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3、 行使建议、监督权的渠道

  ①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人大常委会反映;

  ②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

  ③通过媒体工具(电视、广播、报纸)进行监督。

  【活动三】阅读下列材料,并指出其行使建议、监督权的渠道

  渠道:

  ①通过人大代表;

  ②通过媒体工具;

  ③向有关部门反映。

  4、 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公民应如何行使监督权等政治权利?或怎样正确行使监督权?)

  答:对于监督权等政治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

  ①公民行使监督权利时,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

  ②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活动四】上述做法哪些正确?那些不正确?为什么?

  答:

  (1)采用书信向报刊投稿和采用电话等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等做法是正确的。因为这些做法都符合公民行使建议、监督权的渠道,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

  (2)采用贴大字报、采取聚众闹事等方法是不正确的。因为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课堂小结:本节我们学习了公民政治权利的内容和行使民主权利的合法途径。我们要增强民主、法制意识,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依法正确行使民主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