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双手胸前传球接球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一、主要教材

  (一)篮球:原地双手胸前传球、接球(新授)。

  (二)游戏:接力跑(复习)

  二、教学任务

  (一)使学生学会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方法,提高灵敏、速度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

  (二)通过游戏,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学习和提高传接棒技术,发展奔跑能力。

  三、课的进行

  (一)思想动员(2分钟)

  (二)实际练习(35分钟)

  1、队列、队形、基本体操(5分钟)

  (1)队列、队形练习

  复习:看齐、指数报数,跑步走,步成做操队形。

  (2)基本体操

  复习:少年拳第一套。

  组织教法:教师简要介绍少年拳的作用,戾发学生积极练习少年拳。然后教师先示范,再带领学生练习。

  2、技术教材(25分钟)

  新授:原地双手胸前传球、接球。

  传球和接球都是兰球运动运用较多的一项基本技术,是组织进攻的纽带,是战术配合的桥梁。传球时要求快速、准确、及时、多变,做到人到球到,便于接球者进攻:接球时要求占好位置,保护好球,争取时间,以地传球、运球、突破和投蓝。

  原地双手胸前传球:这种传球比较迅速准确,又能与突破、投兰等动作密切结合,经常用于快攻和阵地进攻时中、近距离的外围传球。

  由双手持球的基本站立姿势开始,传球时两脚登地,膝关节伸直,两臂迅速向传球方向伸出,同是翻腕和拇指、食指、中指的力量将球传出,身体重心随球前移。接球时,两臂自然向前伸出迎球,手指向前自然分开,两拇指主字形,两手成一半园状。手指触球时,两臂随球后此至胸前缓冲,把球接住。

  重点:传球瞬间,上下肢和全身的协调配合;两臂前伸迎球、接球动作。

  难点:传球时臂、腕、指的力量运用;

  手触球瞬间,两臂及时随球后引至胸,做缓冲动作。复习接力跑游戏。

  游戏方法、规则、教学建议见﹤教材429-430页

  组织教法:将学生分为两个组,第一组学习传接球,第二组练习接力跑游戏,定时两组互换。教师重点辅导篮球,并巡回指导,及时表扬遵守纪律,认真练习的同学。

  3、课课练(循环练习)(3分钟)

  (1)跳短绳:单脚交换跳(50次)

  (2)俯臣撑(10次)

  (3)蛙跳(15次)

  (4)手持哑铃、两臂向各方向做屈伸、举、振等动作。(20次)

  组织教法:教师提示各组在各站的动作要求、并示范手持哑铃、两臂向各方向做屈伸、举、振等动作,然后依次轮做两轮次。

  4、整理恢复性学习(2分钟)

  集合做放松活动、舞步。

  (三)讲评结束(3分钟)

  四、场地器材

  (一)场地:课前画好循环练习场地。

  (二)器材:篮球若干(根据学生人数而定)。接力棒四根,小红旗四面,短跳绳循环小组的学生人手一根,哑铃(因人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