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1-08-3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使学生体会到爱与信任是可以创造奇迹的。

  教学重点:

  通过读课文,感受父与子的了不起。

  教学准备:散文《背影》、古诗《游子吟》。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了解略读课文的读书要求。

  2、初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3、互相交流。(引导学生把时间、地点、主要的事情作简要叙述。)

  二、自读自悟,交流讨论

  1.讨论要点一:父亲是否精神失常?

  (1)找到描写父亲因悲伤过度而精神失常的段落读一读。

  (2)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句、段,动笔圈画,认真朗读,然后围绕观点展开讨论。要让学生感悟到:这位父亲38个小时不吃、不喝、不睡,说他失常,他的确失去了和一般正常人一样的举动;说他不失常,他确实不失常,是一种伟大的父爱的力量充溢着他的全身,是救孩子的顽强的信念支持着他,是伟大的父爱支持着他!

  2、讨论要点二:本文的标点符号,有什么特别之处?认真读课文,找一找,看一看,想一想。

  (1)互相交流。(感叹号多,而且大多集中在人物对活之中。)

  (2)再读课文,思考:这些感叹号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试着通过朗读把这种感情

  表达出来。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在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几处对话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这对父子的了不起。)

  三、课外延伸

  1、阅读朱自清《背景》片断和古诗《游子吟》。

  2、谈读后感受,体会平凡而伟大的父爱、母爱。

  3、说一说父母亲为我们做了哪些微不足道,却又饱含父母之爱的事。

  4、动笔写一写,互相交流。

  四、作业

  抄写一篇有关父爱的文章,读给父亲听。

  五、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