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云雾》优秀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庐山云雾》优秀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划出课文中的过渡句,并说出它们的作用。

  2、学会生字,理解帷幕等词义,会用刚刚转眼间、时而时而、尤其造句。

  3、了解庐山云雾的特点及生成的主要原因;能背诵第3、5 自然段。

  4、感受庐山云雾的美丽神奇,激发热爱自然风光的思想感情。

  重点和难点:

  了解课文是怎样抓住庐山云雾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

  按一定的方法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3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后的12个生字及8个二类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部分词语,学习秀幻增添这四个生字。

  2、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3、认识总分段结构,感情朗读第1小节,背诵第1小节。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感情朗读第一小节,背诵第一小节,学会课文后的生字词,理解部分的词语。

  2、体会遗词造句的优美,体会庐山云雾的奇幻,神秘。

  教学准备:录相、录音、词卡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你们听说过庐山吗?它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地处江西九江市,有避暑山庄之美称,说起庐山 ,不由得使我想起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望庐山瀑布》(师背)知道它赞美什么?其实,庐山最有特色的是它的云雾,庐山的去雾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七课,板书:庐山的云雾(读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感受庐山的风景、激情

  [播放录相] [导语]你们看,这就是庐山![放课文录音]学生边看过听。

  结束提问:庐山 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自由发言]

  三、预习课文

  要求:(1)读准课文后生字字音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四、检查预习情况:

  (1) 检查生字词情况

  A、 通过预习,你学到了哪些新的字词?(生答师出示)

  B、 你利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词语?

  (2) 检查朗读情况

  四小节由四个同学朗读。要求:其余同学认真听,注意有没有添字、漏字、读破句,并作记号。

  (3) 学生齐读课文:思考: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4) 读后提问,并相应板书:景色秀丽 千姿百态 瞬息万变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2、认识总分段结构,感情朗读第1小节,背诵第1小节。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过渡语:庐山的景色是这样的美丽,我们如何把看到的描写出来呢?我们试说第一处风景。

  出示风景一(1)你看到了什么?

  (2)教师简单的描述一下,提问:如果不看图只听老师的描述,你觉得庐山的风景美吗?

  (3)默读课文第一小节,学习课文是如何描述的

  要求:划出文章的中心句,想想第一句与后几句是什么关系?

  检查默读情况:

  A、这一小节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是什么关系?

  B、课文中哪些词儿你不理解?(生提出问题,集体解答)

  C、图文对照,哪几句话描写了图上的景物,找出来,读读,你们喜欢这风景吗?请一同学试读出喜欢的语气。

  D、指导朗读。(方法:生读,生评,不当处师范读,听录音读。培养语感)

  庐山内山谷、高峰、瀑布、溪流、云雾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师范读,让生感受语气的变化)

  E、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那么多的雾,我们在山上漫步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找出描写自己游玩时感觉的句子读。

  师引读,庐山的云雾那么多,在山上游

  提问:你真的能摸到云雾吗?从哪个词儿中可以看出?

  从哪个词儿中可以看出雾多?

  师引背:漫步山道

  D、句式比较:漫步山道,感觉真是舒服极了。

  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提问:哪句句式好?为什么?

  描写出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E、播放腾云驾雾片断。体会飘飘欲仙的感觉。

  F、实时指导朗读,读出飘飘欲仙之感。方法:看录相、听录音、找感觉,学一学

  G、试背:方法:引读、引背、试背相结合。

  H、请一同学用优美动听的语言把我们今天学的内容介绍给在座的每一个同学听听。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第七课庐山的云雾,了解到庐山景色秀丽、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通过自己的努力,我们还学到了几个新的词语。(出示词语朗读)

  六、作业:

  背诵第3节。

  第三教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段落或句子,体会庐山云雾神秘和优美。

  2、能给课文分段,认识过渡句的'有关作用。

  教学重点:认识过渡句的有关作用。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5节。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可用录像、音乐和老师声情并茂的解说创设情境)

  二、研读课文

  1.读课文,思考:庐山云雾有哪些地方吸引你?

  2.默写自认为优美的语句。

  3.反馈检查

  学生可自由回答,甚至答没有地方吸引我,老师也不要否定。但是所有的回答都要让学生说一说从哪里看出来的,以引起全体学生的注意,加强学生对全文的感知。)

  一方面是检查自学效果,另一方面也是帮助学生重现课文所描写的画面。例如:庐山云雾的变化非常快,课文用了一个什么词?<瞬息万变>雾来时,风起云涌;雾去时,飘飘悠悠。雾浓时,像什么(帷幕)遮住了万般秀色?雾稀时,又像给山川披上了一层什么样(飘逸)的外衣?)

  三、进行语言的逻辑性训练

  云雾特点的语句雾来时,风起浪涌;雾去时,飘飘悠悠。雾浓时,像帷幕遮住了万般秀色;雾稀时,像轻纱给山川披上了一层飘逸的外衣。

  训练过程

  (1)自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庐山云雾瞬息万变,趣味无穷的语句。

  (2)比较文中描写雾来时,雾去时与雾浓时,雾稀时不同的描述方式。

  雾来时,风起浪涌;雾去时,飘飘悠悠。

  雾浓时,像帐幕遮住了万般秀色;雾稀时,像轻纱给山川披上了一层飘逸的外衣。

  (3)仿照文中的格式,进行换词描述训练。雾来时,( );雾去时,( )雾浓时,像( );雾稀时,像( )。

  四、、再读课文

  1、课堂交流,理清课文层次。

  (3、4、5节描写云雾的优美,那么,第1、2节呢?第6节呢?尝试给课文分段)

  2.回顾分段,体会过渡句的作用。

  (1)刚才,我们采用的是抓重点段的方法分段,你还能用其他的方法或理由分段吗?

  (如:自然段归并法等,要引导学生讲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并且,要引导学生理解运用过渡句也可以分段,过渡句是:的确,庐山云雾,瞬息万变,趣味无穷。这神奇的庐山云雾是哪儿来的呢?要抓住第一句的的确第二句的问句理解承上和启下。)

  (2)说明过渡句的两个作用:一是连接上下文,承上启下;二是有助于分段,理清文章的层次。

  五、作业

  1.抄写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2.背诵课文第2、4节。

【《庐山云雾》优秀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庐山云雾 教案教学设计

2.庐山的云雾的教学设计

3.课文《庐山云雾》教学设计

4.庐山云雾的教学设计

5.《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

6.语文《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

7.庐山的云雾 教案教学设计

8.庐山的云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