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3)

时间:2021-08-31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一、教材内容分析与学生分析

  (一)教材内容分析

  我所执教的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丑小鸭》一课。这篇课文是根据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丑 小鸭》改编的。文中塑造了一个丰满的童话形象。故事中的丑小鸭是一个面对艰难曲折的历程仍然一心一意追求美好理想的形象。故事写得十分感人,贴进儿童生活,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征。

  (二)学生分析

  童话故事深受儿童们的喜爱。尤其低年级的孩子好动爱玩,富于想象。当捧读本文的时候,我们会浮想联翩,学生们充盈着童趣的心理会产生许多令人惊异的感想。因此,教学中,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给予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结合学生思想情感和认识发展的需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纬度进行考虑,确定了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1、认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情感目标:懂得要善待他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

  认识14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要善待他人,互相尊重的道理。

  (二)教学难点

  通过读后感悟,理解想象,培养想象能力。

四、教学策略与教法设计

  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要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启发性、实效性,才能真正地从课程标准的角度更好地让教材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识字部分我产用激发兴趣的方法,把学生学习生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促使其自主学习;在学文部分我产用启发谈话法。本课的字词极富表现力,词汇丰富。从谈话入手,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内容理解词语,感悟课文内容,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五、教学媒体的选择与应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载体于一体的特点。它作为可操作的探索工具,能有力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使学生通过画面更直观、形象地理解教学内容,并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想象能力的发展。

  由于低年级学生对直观形象的图画比较感兴趣,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字词,我设计了多媒体的演示,让一只看到了美丽的天鹅从天上飞过又惊奇又羡慕的丑小鸭走进课堂,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理解"惊奇"和"羡慕"的意思。

六、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分析

  1、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爱听童话故事吗?

  (2)你们都知道哪些童话故事?"

  [以童话为线索,启发学生谈话,引起孩子思维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2、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读课文,圈画生字,利用识字经验自学生字。

  (2)用不同方式,分生字分类,读一读。

  (3)汇报交流。

  [由于二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识字方法。因此,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利用以往的经验和识字方法自学生字,并用不同的方式给生字分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轻松、愉快的分类过程中,帮助学生巩固记忆了生字。

  3、读中感悟,激发想象。

  (1) 大家为什么欺负丑小鸭?从哪儿能看出讨厌它?(理解课文3、4自然段)

  (2) 丑小鸭"丑"到什么程度,以至于大家这么讨厌它。(理解第二自然段)指导朗读。

  (3)(播放课件,丑小鸭瞪大眼睛,张着嘴巴,看着一群美丽的天鹅从天飞过)帮助学生理解"惊奇"与"羡慕"。

  (4)你有过羡慕别人的感觉吗?

  (5)丑小鸭是怎样实现理想的?

  (6)当丑小鸭发现自己是一只美丽的天鹅时心情怎样会想些什么?(指导读最后两句话)

  4、展开想象:你最想对故事中的谁说一句话。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 认读本课词语,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凡是要多动手,多实践,别盲目相信权威。

  教学重难点

  理解重点句,明白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语卡片,杯子,金鱼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做小实验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1 一次,一位科学家向几个小朋友提出了一个非常奇怪的问题,一个叫玛利亚的小朋友发现这个问题是错误的。那科学家为什么要向小朋友提出这个错误的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讨论!学习之前,我们先来和课文中的汉字娃娃打打招呼。

  2 认读生字

  3 读词语

  二、朗读课文,感悟内容

  1 齐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科学家向小朋友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2 读后交流

  (1)科学家提出了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读读第一自然段。

  (2)你觉得这个问题奇怪吗?哪儿奇怪?

  (3)指导读,读出奇怪的语气来。

  3 小朋友是怎么议论的呢?

  (1)根据小朋友的发言,相机理解抢着说

  (2)你还有不同的答案吗?刚才大家都争着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这就是课文里说的哪个词语?议论纷纷。

  (3)分角色朗读第二自然段。

  4 引读第三段

  (1)玛利亚觉得他们都没有说对,但又说不出什么道理来。因此,她的心里充满了疑问,课文里第三自然段有一个词告诉了我们?赶快去找找吧!理解满腹疑惑

  (2)妈妈怎么说?

  5 玛利亚动手实验,发现了什么?读第四自然段,勾画有关的句子。

  6 是这样的吗?我们也来做做这个实验。

  (1) 演示实验。理解水漫出来了

  (2) 这样的结果是玛利亚根本没有想到的。因此,她感到又奇怪又生气,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读句子:哎呀,水漫出来了,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3) 玛利亚这么生气,是为什么呢?

  7 第二天,玛利亚找到那位科学家,质问他怎么可以提错误的问题来骗他们,科学家听了,哈哈大笑。这是为什么?学生回答后相机出示第六自然段。指导学生读科学家说的话。

  8 玛利亚听了,高兴地说哦,我明白了!玛利亚明白了什么?指导读第七自然段,读出高兴。

  三、总结拓展

  生活中你看到、听到或经历过类似的事吗?讲一讲。

  四、作业

  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先说在请完成书上的最后一题。

  板书设计:

  不迷信

  25 科学家的问题

  动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