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排队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一年级排队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排队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材分析:

  教材例6安排的是几个学生排队中产生的数学问题,通过学生数一数、排一排、画一画、算一算等活动,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这部分教学内容的安排,为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创造机会,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深化了学生对数的大小、数序的理解,加深对基数和序数含义的认识。在学习中学生还能明确“画示意图”是帮助理解题意及解题的策略,在实际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灵活运用自己能理解的`方法解决问题,积累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会了10加几及其相关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内容有一定的难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学目标:

  1.通过画图清晰地建立起数量关系,使学生学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的方法。

  2.建立正确的解决问题思路,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

  3.积累活动经验,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

  教学难点: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

  教法学法:直观演示法、探究学习法

  一、复习旧知

  1.问: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数?

  2.按要求数数。

  (1)从5数到15;

  (2)从14数到19;

  (3)从20数到13;

  (4)从16数到4。(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唤醒记忆,为下面教学与之相关联的新课铺路搭桥。)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课件展示:同学们去动物园看大熊猫图。

  2.看图体验交流信息

  (1)认真观察情境图,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交流:

  ①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②小丽排第十,小雨排第几?

  ③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

  ④你有办法解决吗?和同组的同学说一说。

  3.解疑释惑,加深理解

  (1)“小丽排第10”是什么意思?(从前面数,小丽排在第10个,算上她有10个人。)

  (2)从“小宇排第15”这个信息,你又知道了什么?(从前面数,小宇排在第15。他前面还有14个人,小丽也在他前面。)

  (3)“之间”是什么意思?(“之间”是指不包括小丽也不包括小宇。)

  4.怎样解答?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不同策略。(点明课题,板书课题:排队问题)

  (1)策略之一:数一数

  ①15名学生排成一行,其余的学生数数。

  ②用数数的方法时,重点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明确:数的时候不能数错,不能数10和15两个数。)

  ③为什么不能数10和15?(引导学生说出:题目要求两人之间的人数,所以不能数10和15。)

  (2)策略之二:画一画①学生动手画一画。②数一数第10和第15位同学之间有几人?

  (3)策略之三:算一算

  ①15-10-1=4(人)

  ②为什么要减1,减10又是什么意思?(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新知的积极性,借助画图建立直观形象,帮助理解题意,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三、游戏活动,运用新知

  请15个同学上台排队,并指定两人说说自己从左往右的位置,台下同学闭眼睛猜测。再说出两名同学之间有几人。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游戏环节中渗透当堂所学的知识。)

  四、反馈练习,巩固新知

  P79页做一做;2.练习十八第5、6题。(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深认识。练习题难度层次由浅入深,既巩固了新知又拓展了知识。)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一起说说。

【一年级排队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范文】相关文章:

1.一年级排队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2.关于“三角板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3.《图形宝宝排队》教学设计

4.《按规律排队》教学设计

5.排队中的学问教学反思

6.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日记

7.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作文

8.生活中的数学问题6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