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南京长江大桥的教学设计(2)

时间:2021-08-31

  (2)你还能从哪一句中感受到呢?

  (课件)你们找的特别对,就是这一句:正桥连接着二十二孔引桥,仿佛一条钢铁巨龙卧在大江上面。

  那你知道哪儿是正桥?哪儿是引桥吗?

  同学们请看:正桥是九个巨大的桥墩托住的桥身的部位;而引桥呢,我们从下面这张图上看。它是连接正桥和路堤的桥,是这一段,有22孔长呢。知道了吗?

  请大家再来看课文,我们从这一句中的确感受到了南京长江大桥的雄伟壮丽。你们看9个巨大的桥墩稳稳地托起的桥身连接着22孔引桥,横卧在长江上面,作者把它比做什么呢?

  你们一定都答对了,是把南京长江大桥比做钢铁巨龙。

  那为什么把它比做钢铁巨龙呢?

  老师这儿有三句话,请你们分别读一读,然后联系着上下文或者是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

  第一句是:正桥连接着二十二孔引桥,仿佛一条龙卧在大江上面。

  第二句:正桥连接着二十二孔引桥,仿佛一条巨龙卧在大江上面。

  第三句:正桥连接着二十二孔引桥,仿佛一条钢铁巨龙卧在大江上面。

  你们看看这三句话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文中小作者为什么要把南京长江大桥比做钢铁巨龙呢?

  这三句话中都把南京长江大桥比做了龙。大家都知道,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力量威武的象征。它不仅长,而且气宇轩昂!南京长江大桥它高大雄伟的姿态,横贯江面的气势,饱含神韵的壮美,无一不让我们感受到如同巨龙腾飞般的恢弘气势,不可阻挡。

  下面,就请你一边想象着这钢铁铸成的如巨龙般的大桥横卧江面的情景,一边感受着它的雄伟壮观,和老师一起读读这句话,好吗?正桥连接着二十二孔引桥,仿佛一条钢铁巨龙卧在大江上面。

  (老师)9个巨大的桥墩稳稳地托起的桥身与22孔引桥相连,像一条钢铁巨龙一样横卧在长江上面,那是多么的雄伟壮观啊!

  (3)那这么雄伟壮观的南京长江大桥,到底是什么样的桥呀?咱们看看文中是怎么写的。

  (课件)大桥分两层:底下一层是火车道,铺着双轨;就是说火车既可以从南向北行驶,也可以由北往南行驶。上面一层是公路。公路两边是人行道。宽阔的公路上,行人车辆穿梭似的来来往往。

  好一派车水马龙的景象啊!

  你们自己都来读一读最后这两句话吧。

  (课件)教师小结:

  这一段课文呢,主要讲了三部分内容:

  首先告诉大家“清晨,我来到南京长江大桥。”

  然后讲的是“南京长江大桥在明媚的阳光下,显得十分壮丽。”

  最后告诉我们“南京长江大桥分两层:底下一层是火车道,上面一层是公路。”

  下面就请你们把第一自然段连起来完整地读一读,再次感受南京长江大桥的雄伟壮丽。

  (二)(老师)第一自然段大家都读懂了,下面咱们来看第二自然段。刚才同学们说这段告诉我们走近正桥、站在大桥上时看到的景物。那我们都看到了哪些景物呢?

  (课件)

  (1)首先看“我沿着人行道,走近正桥。”时看到了什么?它们什么样?

  我走近正桥,看到了大桥上高大的工农兵塑像、巍峨的桥头堡、鲜艳夺目的红旗以及整整齐齐的玉兰花灯柱。

  (课件)你们知道桥头堡在哪儿吗?请同学们看着画面,指一指

  这是两座高大的工农兵塑像,在它的后面“耸立”着的就是两个巍峨的桥头堡,顶端是一面面鲜艳的红旗。

  那你能体会出“耸立”是什么意思了吗?

  对,“耸立”就是高高地直立的意思。

  瞧呀,雄伟的南京长江大桥横贯江面,桥下是滚滚的江水,桥上高大的工农兵塑像和巍峨的桥头堡傲然耸立在大桥的上面,显得格外壮美。

  那么在作者走近正桥时,看到的这些景物中呀,最让他感兴趣的是一对对玉兰花灯柱。

  唉,这里的“一对对玉兰花灯柱”怎么用的是这个“一对对”,

  而不是“队伍”的“队”呀?

  不知道没关系,咱们一起欣赏欣赏这玉兰花灯柱你就会明白的。

  (课件:视频)

  同学们快看,这个“一对对”呀指的是大桥东、西两侧,东边

  有一个灯柱,西边就有一个和它相对的灯柱,这样两个灯柱叫一对。看,这是一对儿,这又是一对儿,又一对儿,这一对对的灯柱呢,整整排了两排。也就是说这两排灯柱啊,就是由这样一对儿一对儿的灯柱组成的。所以这里用的是这个“一对对”。大家明白了吗?

  好,那这“一对对”和“一对”又有什么区别,你知道吗?

  哎,“一对”指的就是东边一个、西边一个,这样的一组叫一对;

  而一组一组的、很多很多的这样的一对儿一对儿的就可以说是“一对

  对”了。明白了吗?

  (老师)那么,“一朵和一朵朵”、“一片和一片片”、“一面和一

  面面”也是同样的道理了。

  好,既然最让小作者感兴趣的是一对对玉兰花灯柱,那咱们就一起来读读描写玉兰花灯柱的这一句话吧。

  (课件)(“正桥笔直的公路上,一对对玉兰花灯柱,像等候检阅的仪仗队,站得整整齐齐。”)

  作者把一对对玉兰花灯柱比做什么了?

  你们一定都说对了,是把一对对玉兰花灯柱比做了仪仗队。

  (教师)

  大家都看到过仪仗队,他们整齐划一的飒爽英姿给我们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上的一对对玉兰花灯柱就像那等

  候检阅的仪仗队一样排列的可整齐了。

  愿意和老师一起把这一句再读一读吗?

  (课件):正桥笔直的公路上,一对对玉兰花灯柱,像等候检阅的仪仗队,站得整整齐齐。

  好,这一小段话主要讲的是我走近正桥时看到了什么,它们什么样。请大家注意,“走近”的“近”是靠近的意思,因此是“远近”的“近”,不要写错了。你记住了么?咱们一起做个练习吧。

  (课件: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