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4)

时间:2021-08-31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设计理念】

  如今的中学生对于旧式的“吆喝”是相当陌生的,这就为教学带来了难度。为此,教师可以借助录音、录像等媒体使增加学生对“吆喝”的了解,教师还可以根据当地条件,设计有关活动,如让学生走上社会,走上集市,倾听吆喝,搜集、调查、整理甚至可以学上一两句当地的种种“吆喝”,了解其作用,分析其与广告的关系。总之要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借此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旧时吆喝的内容、种类、作用,把握文章的结构

  2.合作调查能力、搜集整理能力、表演能力等

  过程与方法

  1.上集市搜集、调查、整理如今当地的种种“吆喝”,研究其规律、特点及价值,探讨其中包含的民风民俗等

  2.自学讨论法、行动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热爱本土俗文化的情感。

  2.归类记录类似吆喝的口头文化遗产,为发扬古文化遗产做一点贡献。

  【教材分析】

  萧乾的《吆喝》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旧北京街市上动人的一景,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是愉悦和怀想,让人不由自主地品味到生活中蕴涵的浓郁的情趣。内容贴近生活,文字也不难理解。学生基本上可以自读,在自读后由学生质疑提问,师生共同解决。重点:带有地方特色的吆喝的作用及其中蕴涵的浓郁的情趣。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以小组为单位,深入调查: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或旧时生意人调查过去人们吆喝的内容和声调,做好记录或录音

  2.每人模仿一两句旧时的吆喝声如:卖豆腐的,收破烂的等

  【教学目标】

  1.交流学生调查或搜集到的旧时各种吆喝,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学习课文,把握文章内容及作者情感

  【具体步骤】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先模仿一句旧时本地的卖豆腐的吆喝。

  2.请同学们模仿昨天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旧时商人处学到的吆喝(教师可适时组织评点)

  3.如果时光倒流几十年,我们这儿的大街小巷,人们经常可以听到这种商贩叫卖的吆喝声。如今,这些清脆悠扬的叫卖声大多已经淹没在都市的喧嚣中,要不是你们爷爷奶奶们还健在的话,它们就可能永远地消逝了。知道吗?你们昨天做了一件多有意义的事啊!你们昨天做的,是整理我们本土的文化遗产事啊!只不过我们昨天只做了第一步,如果将采集到的这些吆喝用文字整理下来,那才是大功一件呢。(讨论如何动笔?)

  4.看看著名的作家、记者、翻译家箫乾是如何动笔写《吆喝》的。

  二、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看看作者围绕着北京的吆喝声介绍了什么?他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怎样的感情?

  (介绍了吆喝声所代表的经营品种,各种吆喝声的具体内容,表现方式及音韵节奏等。介绍时充满了美好的怀念之情和浓郁的情趣。

  2.本文是用地道的京白(北京口语)写的,特别是描写吆喝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试找出几例,相互交流,体会其中的意味。

  3.文章在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独到之处?

  (全文从两个方面人手写“吆喝”:一是“从早到晚”,一是“一年四季”。最后,又介绍了各种吆喝的主要内容、声调变化、音韵节奏,使读者对这吆喝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文章的思路十分清晰。)

  三、质疑解疑

  1.为什么介绍“从早到晚,一年四季”中的吆喝时主要介绍卖什么而很少介绍怎样吆喝?(对材料的加工剪裁功夫)

  2.本文十分注意语段的衔接过渡,找出这些语句,看它们承转了哪些内容?

  3.为什么“我”听到“卖荞麦皮”的吆喝会吓了马趴?(自然写实、幽默调侃)

  4………(学生自己提出)

  四、作业布置:

  1.将昨天采集的本地旧式吆喝整理成文(自拟题目、教师指导)

  2.以小组为单位,上集市搜集录音现时的吆喝,可以表演一下。

  3.交流小作文,各小组调查汇报表演

  4.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小作文(旧时的各种吆喝整理)

  每小组推荐出一至两位代表

  5.班级交流,教师点评

  教学反思:

  通过这课的设计,我觉得文学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让我们这些远离旧北京的人,对旧北京的文化遗产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更加的珍惜现在的生活,发扬和继承古文化遗产。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教材分析

  《松鼠和松果》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0课。课文是一篇童话,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到,在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大自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学生分析

  由于以往的教学把识字和朗读放在重点,所以本班学生对朗读和识字掌握得比较好。学生能够利用以前学过的字识记新生字,在朗读中也能够进行知识的迁移。

  低年级的学生对新奇的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也很喜欢小动物,所以本课的内容很适合学生。

  教学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林认养活动。

  设计思路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把重点放在识字和朗读上。识字目标明确、方法多样,朗读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让学生主动探究地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增强合作意识,并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和在生活中发现学习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两只鸟蛋》,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要爱护环境,保护小动物。在动物界中,也有一些动物小卫士,他们保护着自然界的安全。今天,老师就让大家认识动物小卫士之一的小松鼠。你对这种小动物有哪些了解?(出示课件,观看影片介绍。)

  【和以前的内容相联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板书:松鼠和松果。学生齐读课题。

  师:看到这个课题以后,你们想到了什么?

  【培养学生质疑、设疑的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注意本课所要学习的生字。借助拼音读正确、读流利。让学生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利用上学期所学的拼音自学生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借助拼音,指名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让学生有学习主人的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

  3、自主选择生字进行学习,并读出该字所在的句子,教师随机选择句子进行指导朗读,并采取多种方法练读。

  第一组 聪 活泼

  师:松鼠聪明活泼,学会了摘松果吃。他高高兴兴地走进大森林,摘了一个又一个。(结合上下文理解聪明活泼。)

  第二组 忽然 眨

  师:忽然,松鼠眨眨眼睛,想起来。(做动作猜谜语。)

  第三组 如 总

  师: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用如果说句话。)

  第四组 以

  师: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以后到处光秃秃的,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他们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讲解“以”字字形、间架、笔顺、笔画,并且练写。)

  第五组 主意

  师:对,松鼠有了好主意,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土里埋下一个。(编儿歌记忆生字。主字王上加一点,立日加心变成意。)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师:除了课文外,你还在哪里见过这些字。(分小组出示学生收集到的有这些生字的商标、报纸或杂志等,念给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听。)

  5、展示生字,请学生把自己所收集到的这些商标等贴到小黑板上,并读给老师、同学听。

  6、练习,你认识它们吗?

  a、聪明活泼 聪明活泼的小明学会了种花。

  b、忽然 天忽然暗了下来,很快就下起了大雨。

  c、如果 如果明天天晴,我们就去春游。

  d、以后 学了这一课,我们以后会更爱护树木了。

  e、主意 我们有一个美化校园的主意。

  【多种方式识字,结合生活实际识字。联系以往学过的内容,学练结合。】

三、再读课文,以读代讲,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借助生字,再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2、指名分段朗读。

  3、选择学生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练读。教师范读第二段。

  学生读陈述句,老师读心里想的话。也可教师读陈述句,学生读心里想的话。

  4、小组成员之间可采用互读或者齐读或者组长指名读等方式练读。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出示题一。

  (1)松鼠、松果和松林之间有什么关系?

  (2)你喜欢小松鼠吗?为什么?齐读最后一段,读出感情,体会作者的用心。

  5、再读课文,把你所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读出来。

  指名读,并让学生戴头饰表演。

  6、练读。我愿意读。

  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

  将来,这里会是一片更茂密的松树林。

  【多种方法练读,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领悟,在读中学习,合作学习。】

四、复述课文。

  教师指导:按吃松果——想松树——种松果——长松树的顺序复述。

五、扩展。

  1、师:以后这里会是什么样子呢?

  小组讨论,说一说,议一议,报一报。

  2、师:老师这有一张万宝小区植树分布图。请你看一看。还可以在哪里种植树木能把万宝小区建设成美丽的绿色小区。

  【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六、总结。(略)

七、作业。

  1、师:刚才大家说了松林的样子,请你回去后,把你想到的画出来。

  2、师:除了松鼠外,你还了解哪种动物或植物。回家之后,请你通过查书或上网等方式调查。

八、板书。

  课后反思:

  1、本课符合课改精神,体现课改要求,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全课贯穿创新意识。

  2、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体现合作意识,在整堂课中,学生能够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发现学习。

  3、本课在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识字、记字,在生活中积累知识。

  4、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除了以上优点外,本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生字写的少。课前如果能够让学生对当地的植树情况进行一定的调查了解会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