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急流中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并能理解和正确运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上下文推想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体会年轻母亲的坚强勇敢。
4.学习作者通过自然环境描写烘托气氛、衬托心情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联系上下文推想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体会年轻母亲的坚强勇敢。
难点:学习作者通过自然环境描写烘托气氛、衬托心情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课文插图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识图说话,激趣导入
1.教师:平时老师都告诉同学们要在生活中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今天老师想看看同学们对自己观察能力的训练结果,请看这幅插图,请同学们边观察边思考,然后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出自己在图中的所见。
2.生畅所欲言后,请生归纳概括插图中描绘了哪两大景观?(江水、妇女)这两大景观各具什么特点?(板书江水:湍急妇女:勇敢)
3.师请生把这四个词连成一句通顺的话。(湍急的江水上一位勇敢的妇女正划着竹筏。或一位勇敢的妇女在湍急的江水上赶路。)
4.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在急流中》。生齐读课题两遍,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自主学习生字。师提示,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方法。
2.生概述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并谈谈自己初步感受到的文章的思想感情。(在汹涌湍急的江面上,一位年轻妇女背着孩子沉着勇敢地逆流前行的事。感受到了妇女的镇定自若、勇敢自信以及作者对妇女的钦佩、赞扬等感情。)
三、研读课文,突破重点
1.生默读全文,迅速找出文中与插图相对应的段落。(第4段)
2.生大声朗读具体描写插图的段落,思考:
(1)此时你就是大船上悠闲的作者,看到此情景,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意外、震撼、大吃一惊,师板书:震撼)你是从哪些重点词体会到的?(竟是、年轻的母亲、居然、酣睡,板书:年轻母亲)
(2)生自行练读,读出作者的那种惊讶、难以置信,然后抽生读。
(3)在人物刻画上,作者采用了哪些细节描写?(神态、动作)这样描写有何用意?(表现了妇女的镇定、平静、勇敢、坚强、沉着以及对竹筏操控的游刃有余等。)
(4)男女生分别用朗读的方式感受妇女的镇定、平静、游刃有余。
(5)生想象襁褓中的孩子在颠簸和惊险中做着什么样的梦,并说说做这种梦的原因。
四、细读课文,学习写法
学习文章前后呼应的写法:
1.
小筏子渐渐远去,它在作者眼中变成了什么?(一簇不息的火苗)这与前文什么地方相呼应?(与第3段结尾处一朵随波漂流的红杜鹃相呼应。)
2.
以上两处作者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表达了作者对这对母子的美好祝愿,感受到了作者对母亲奋力划桨的鼓励,对执著奋进精神的肯定等。)
五、精读课文,体会感悟
再次感受人物,与作者的联想产生共鸣:
1.教师:贝江上的这一幕给作者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很难忘记,师板书:难忘)为什么难忘?(这一切,组合成一幅感人的图画,师板书:感人)这一切究竟是指的什么?(镇定的神态,坚定的眼神,奋力划桨的动作,还有她那在襁褓中安睡的孩子,师板书:神态、眼神、动作、孩子)
2.这是作者的感受,你还在文中哪些地方受到了感动呢?
(例:急流汹涌的江面上,远远地出现了一只小筏子,就像一只小小的蜻蜓,落在水里拼命挣扎着逆流而上。)说说原因。(这个句子通过将小筏子比喻成落水挣扎的.蜻蜓,在汹涌的急流反衬下,突出了母亲的坚强勇敢)小结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坚强勇敢、坚持不懈师板书:伟大母爱)
3.是啊,这种源自伟大母爱的感动永不消失地存活在了作者脑海中,于是他由此及彼地联想到了生活的急流,请勾画出相关语句(文章最后一句),读读悟悟,分小组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在学习的征途上我们应该如何勇敢沉着地面对那些失意、沮丧;在复杂多变的社会里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各种挑战、诱惑、挫折。)
六、发现问题,探究难点
1.教师:伟大的母爱带给我们太多的感动,在感动之余,同学们发现什么问题没有?请提出来,我们大家一同解决。(生能够质疑文章1、2两段被老师忽略了。)
2.生默读1、2段,发现与后面几段的不同之处。(属于自然环境描写。)
3.读读想想,这两个段落可不可以省略不写?不能,又是为什么?师归纳小结。(不能,因为作者借卷、打、翻腾正面写出了江水的急、险,实则是从侧面烘托出了当时紧张、危险的气氛;又借对江两岸美景的描写衬托出了作者悠闲自在的心情,二者共同地为后文年轻母亲泰然自若的出现作了铺垫。师板书:美景、悠闲、铺垫)
七、回顾全文,采撷精彩
1.作者用自己的双眼和内心见证、感受了年轻母亲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伟大而动人的母爱,她启示着我们也应该积极乐观,笑对生活中的种种急流,请看黑板,抓住作者的心情变化这条线索,让我们满怀崇敬之情读出对年轻母亲的敬意。
2.选择印象深刻的段落或句子进行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