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本课后,能从中悟出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劳动的道理。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展开想像。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 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金子吗?金子是什么?人们常常用金子比喻什么?
3、 今天的课文跟金子有什么关系吗?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词,自由练读。
3、齐读生字词。
4、 分段指名读课文,读后评议,指出不足,进行纠正训练。
三、了解课文梗概。
1、默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谁?讲了他的什么事?
2、讨论:彼得的梦想到底是什么?
3、齐读课文。
三、 学写生字。
1、认读田字格中的生字,口头扩词。
2、交流记字方法。
3、教师板书示范,揭示重点。
4、学生在书上用钢笔描红。
四、 课后练习:练习朗读课文、书写写字本。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 认读生字词。
2、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谁?写了他的什么事?
3、 课文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彼得实现了梦想?
二、学习课文一至三自然段。
1、 请同学们自由读一到三自然段,想一想萨文河畔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结果怎么样?
2、 交流回答。
① 想象一下“蜂拥而至”是怎样的场面,结果怎样?
② 指导朗读这一段。
③ 彼得离去了吗?为什么?
④ 读出彼得由不甘心到失望的感情。
⑤ 师述:彼得也准备离开这个地方。
三、学习四至六自然段。
1、默读四至六自然段,思考:彼得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想了什么?做了什么?
2、交流。
① 彼得发现了什么?
② 什么叫“若有所悟”?彼得悟到了什么?
③ 朗读这句话。
④ 想像彼得用全部精力培育花苗的过程。
四、学习第七自然段。
1、朗读这一段。
2、说说彼得找到的真金是什么?
五、拓展练习:你的梦想是什么?你打算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
《金子》教学设计说明
《金子》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课文内容简明,情节曲折,蕴含的道理深刻,告诉我们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想靠意外的收获是不现实的。这是一篇人文性较强的培养学生理解、感悟、想像及朗读训练的好材料。根据第二学段的阅读要求,这节课的教学定位在通过理清文章脉络,读懂课文内容,多元化地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深刻内涵;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以及创设情境展开想像等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朗读能力和想像能力。
一、 用比较的方式,理清文章脉络。
本文用“金子”做题目,同时又以“金子”为线索,贯穿全文。先是写了彼得挖金子一无所获,再写在同一块土地上他通过劳动获得了真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理解彼得想通过挖金子来实现梦想无望以及他用五年的辛勤劳动换来成功进行比较,让学生理清了课文的脉络,也通过前后对比,为领悟文章主旨打下理解的基础。
二、 住重点词,理解文章内容。
在阅读教学中,抓住重点词,牵一发而动全身,提纲挈领, 理解课文内容,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理解第五自然段时抓住“若有所悟”这个词先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若有所悟”?彼得悟到了什么?从而明白彼得善于发现与思考。在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则是抓住“不无骄傲”这词让学生说说“不无骄傲”到底骄不骄傲?彼得骄傲什么?从而让学生积极回顾全文内容,在心中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再进行表达,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
三、抓住重点句段,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训练。
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因此,语文教学一定要以读为本,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篇课文我抓住彼得所想所说的两句话开展朗读训练,进行培养语感和在读中有所感悟的训练。彼得从土地的变化想到土地肥沃,可以用来种花,想到用不了多久自己就会成功,这时他的心情应该越来越兴奋越来越高兴。让学生体会并读出这种情感变化,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而最后彼得“不无骄傲”地说出的那句话更是文章的点睛之笔,除了让学生读出这种骄傲的语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读中悟出要想获得真金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
四、 抓住课文的空白之处,激发学生的思维与想像。
发展学生的思维是让学生获得基本语文素养的一个途径。这篇课文只用了
一句话写彼得留下后用全部精力种出了美丽娇艳的鲜花,没有具体描写他为实现梦想做了哪些工作。所以在学习第六自然段的时候,出示课文的插图,让学生看着图上的花朵和正在擦拭汗水的彼得进行想像,想像他是如何种花卖花的。在想像的过程上,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了彼得成功是通过长期的、艰辛的劳动换来的,另一方面,也抓住课文的'空白之处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了学生的想像能力。
五、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多元化地感悟文章内涵。
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该创设个性化阅读的环境,让学生跨越时空与文本进行心灵的对话。小学生有自己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的特点,他对文本意思的解读,会根据自己的的经历和自己的周围世界去做比较,因些,他得出来的理解,不能拿成人的观点来理解。对于这篇文章,由于三年级的孩子生活阅历有限,对金钱财富的理解不那么深刻,因些,对于彼得找到的真金到底意味着什么,或许会有不同的感悟。只要是以文本为依据,理解了文章内容,体味了作者的表达的情感所得出的感悟,应该都是可以认可的。并将这种感悟用来影响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那正是这一课的情感态度目标所应达到的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