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论文

时间:2021-08-31

  摘 要 在远程教育设备与多媒体设备逐步得到普及、课件逐步进入每个老师的家常课的今天,研究和思考“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如何更有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最近我们学科组老师共同研究了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单位》这一节课的教学,在研究过程中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这一问题有了一些切身的体会。

  关键词 新课程 信息技术 数学教学 《面积单位》

  《面积单位》这节课内容属于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测量”。我第一次执教这一课,用到了多媒体课件,先出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大小明显),教师提问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学生很快判断出了大小;接着再出示两个长方形(宽一样长,长略有差别),学生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很快想到了重叠法或者用一张纸量,然后课件动画演示,又分出了两个图形的大小;然后我小结: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怎么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了。那么怎么计算或测量一个图形的面积呢?同学们的课桌面也是一个面,这个桌面的面积到底是多少呢?学生通过讨论出现了摆方块的方法。我因势利导为什么要用正方形呢?难道用圆形、三角形、长方形等其他图形不好吗?经过讨论课件演示发现圆形、三角形摆起来会有空隙,而正方形比长方形更方便。再接着设问(课件演示):同样大的桌面有的摆了15个正方形,有的摆了9个正方形,为什么呢?最后得出结论要准确测量或计算面积的大小要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的面积作为单位,这个单位就是面积单位。

  第一次试上下来觉得教案这样设计真可谓天衣无缝,可是后来到第二班试上却发生的这样的事情。开始还是出示两个图形比较大小,当出示第二组时就有学生举手说:我可以把两个图形画上方格,谁的方格数多谁就大。显然这位同学在上节课学习完后回家做了认真的复习并且进行了适当的拓展。而他的说法一石激起千层浪,还有同学补充说:方格的大小要一样否则无法比较大小。还有的同学问:为什么要画方格,画同样的长方形也可以的,就像昨天学的用一张纸量……我当时手足无措,因为在我的课件里我根本没有设计这两个图形里面画方格的方法,同学们讨论得这么热烈可我的课件却无法再继续下去。

  经过我们的反思,我觉得问题出在我的课件里。在课件里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起点,利用课件的灵活性和交互性设计不同的流程,从而帮助学生用最简洁的方式理解知识点。于是我对课件进行了改动:出示第二组比较图形大小时,设计了几个不同的比较方法,每一种方法都做成交互式的。有重叠的方法、有用一张纸量的方法、还有画方格的方法……当有学生说出画方格的方法后就利用课件超链接的功能,出示方格然后提出为什么要是正方形呢?其他图形可以吗?再出示两个图形里画的方格大小不一样,谁的面积大呢?得出要用大小一样的正方形的面积来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也就是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面积单位,接着直接过渡到第二个教学环节。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要真正具有实效,还要注意扬其长、避其短,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让现代多媒体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实现优势互补。通过这节课也让我联想到在实际教学使用多媒体课件时我们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创设的问题。

  情境与生活大相径庭,仅仅为了唤起学生的兴趣而哗众取宠。如:在应用计算机课件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课时,一位老师用flash做成直观形象的动画,向学生播放动物旅游公司派来了三辆公共汽车来接动物们去旅游画面,教师问:同学们猜一猜看,小动物们最喜欢坐哪一辆车?为什么?接着让学生观看三辆车行进的效果图:第一辆车,车轮是方的,车子在行驶时颠簸不已; 第二辆车,车轮虽是圆的,但它的轴心没有装在中间,车子在行驶时也会颠簸;只有第三辆车,车轮是圆的,车轴装在中间,车子行驶起来,又快又稳;教师问:为什么第三辆车开起来又快又稳呢?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学生:想。接着老师说:好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圆”它会给你满意的答案的。

  这样的情景创设对于五年级的同学来讲显然滑稽多于兴趣,这里的课件还是不用为好;

  2滥用动画。

  如今的公开课已经“无课件不课堂”了,哪一个课件做得漂亮无疑可以给课堂加分。所以这样就造成了很多老师为了追求至上的技术、精美的画面在课前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主要表现为制作色彩缤纷、特效繁多的动画效果;

  3建立错误的表象。

  比如“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一课中,课件先出示了1米长的尺子,平均分成10份,学生清楚地看到每份就是1分米,是1/10米,也就是0。1米。然后教师又引导学生认识0。01,继续演示课件,将其中的一份再平均分成10分,因为1分米在课件上很短,于是就出现了将1分米放大的画面,放大之后的1分米正好与原来的课件上1米长的尺子的长度一样长,并且两个长度同时呈现在一个视窗内,认识0。001与认识0。01的环节相似。如此一来学生对于建立0。1米和0。01米及0。001米的表象就错误了。所以这里的课件演示要和实物米尺建立联系,认识了0。1米后,可以要求学生在实物尺上找一找0。7米,并追问0。7米是几个1/10米,再要求学生找一找4个0。1米有多长。认识了0。01米之后也是这样利用课件进行逻辑推理,用实物尺在学生头脑中建立实际长度的表象;

  4预设不充分。

  在一定时间内,课件由于发挥了其视觉、听觉等方面的优势,加大了刺激强度,提高了学习效率。但软件的本质又决定了其局限性。课件是固化的、有预见的,同样排斥师生互动中的非预见性因素,而数学教学中对象不同,班级不同,课程进行的内容、流程也应不同,思维的闪光是迸发于思想的碰撞中的,教师为了配合课件进程,不敢发挥,导致千篇一律,预设思路框框,势必限制学生思维的自主发展空间。所以我们应用课件时可以利用课件交互性、灵活性的特点尽量多地预设每一种可能出现的情况。这里的预设既包括教学流程的预设也包括习题答案的预设。

  信息技术引入数学课堂教学是在新课程改革下非常必要的,我们应该使多媒体教学充分发挥其优势,成为传统教学模式的重要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应该看清信息技术引入数学课堂可能产生的种种弊端,在使用过程中尽量做到合理、有效、灵活,“因材施教、扬长避短”使多媒体的效用真正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