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控制理论教学课件(3)

时间:2021-08-31

  四、关于系统管理学派

  系统管理学派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前后。由于当时系统科学和理论比较盛行,倡导系统管理的人士十分广泛,因此对管理学派影响很大。系统管理学派的管理思想基础是一般系统理论。

  系统管理学派对管理的定义是:用系统论的观点对组织或企业进行系统分析、系统管理的过程。系统管理学派该学派认为,任何组织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与外界环境在不断地相互作用。它具有系统部输入,输出和反馈功能。因此,一般系统论是系统管理学派的理论基础。

  系统管理学派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

  系统科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控制论的创始人诺伯特? 维纳,信息论的创始人申农,耗散结构的建立者普利高津,协同论的理论创始人哈肯及突变论的创始人托姆等。

  一般系统理论建立之后,有的学者把它应用于工商企业的管理,因而形成了系统观理论。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理查德?约翰逊、弗里蒙特?卡斯特、詹姆士·罗森茨韦克、米勒、梅萨?罗维奇。

  代表著作有:萨多夫斯基:《一般系统理论原理》;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普利津高:《从混饨到有序》;哈肯:《协同论》;艾根:《超循环论》等。

  系统管理学派的经典著作是:1963年约翰逊、卡斯特、罗森茨韦克三人合著的《系统理论与管理》以及1970年卡斯特、罗森茨韦克二人合著的《组织与管理——一种系统学说》。

  五、关于数量管理学派

  数量管理学派又称管理科学学派,是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继续和发展,该理论的正式形成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与行为科学平行发展起来的。1939年,美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布莱克特领导的小组建立的运筹学,发展了新的数学分析和计算技术,这些成果应用于管理工作就产生了数量管理理论。

  该理论认为,数量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把科学的原理、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管理的各种活动,制定出用于管理决策的数学和统计模型,并把这些模型通过电子计算机应用于管理,降低不确定性,以便投人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得到最大的经济效果。

  数量管理学派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

  布莱克特是数量管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是一位物理学教授,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管理科学在创建时有各方面的专家参加布莱克特领导的运筹学小组。该小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布莱克特的代表著作是《运筹学方法论上的某些方面》。

  丹齐于1947年在研究美国空军自愿配置问题时,提出了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方法——单纯形法,从此运筹学在美国逐渐应用到民用企业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