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一面五星红旗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1-08-31

  《一面五星红旗》是三年级下册一篇感人肺腑的课文,写的是一位中国留学生在国外漂流旅游遇到危险时,宁愿忍受寒冷和饥饿,也不肯用五星红旗换面包,最后晕倒在地,赢得外国友人的尊重和称赞的故事。看题目我们就不难得知,这是一篇理解爱国精神的文章,但“爱国情感”这一主题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实在过于虚幻、空洞,甚至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也未必有过多么刻骨铭心的感悟。因此,如何从字里行间中引导学生感悟文章中的爱国之情,便成了本课教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三年级语文课最重要的依然是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语句内涵和情感,因此在这节课上,我决定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边朗读课文,边体会人物的不同情感变化,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写法,体会“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三年级语文一面五星红旗教学反思范文

  首先,我开门见山,铺垫“爱国之情”,先让学生在通读课文后从文中找到能够感受到中国留学生对国旗热爱的句子,体会思想感情。抓住五星红旗由手中到脖子上位置的变化,点出“我”将国旗与自己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学生也就不难感受到“我”对国旗的爱护。为了使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中国留学生来到面包店的不容易,并与后文坚定的做法相呼应,我通过填空的方法,请他们想象“我”在来到面包店前经历了哪些难以预料的困难。起初,学生们只是拘泥于课文,在我不断的语言铺垫下,他们仿佛身临其境,好像自己就置身于深山野谷之中,天马行空地猜想这位留学生所遭遇的种种磨难。

  体会“我”的神态和动作变化是本课重点,因此在学到“我犹豫了一下……经过河水的冲洗,依然是那么鲜艳”这句话时,我为学生设置了一个小问题:你觉得这面国旗鲜艳吗?为什么?对于这一问题,孩子们的答案五花八门,为了不偏离课文轨道,我采用追问的方法,引导他们理解:这面国旗本身颜色因为经过冲刷已经不再鲜艳了,但作为我心中祖国的象征,它永远是那面最美最鲜艳的五星红旗,再一次突出了我对祖国的热爱。

  朗读是重点,但也要形式多样。于是为了让学生体会“我”的内心感情,进一步了解动作描写的作用,我采用了教师配乐引读,学生齐读的方式。在我用语言的渲染下,课堂气氛逐渐达到了高潮,学生们的情绪也变得有起有伏,从一次次的朗读声中我听到了学生们对于“爱国”的理解正在逐步增加,感情也在渐渐升温。结尾处我以一首《红旗飘飘》作背景音乐,使学生在观赏图片的同时加深对本课思想内容的感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虽整体达到了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今后仍需推敲。例如,开头为了让学生更方便地知晓课文大意,我让学生根据关键词概括,这难免本末倒置了。三年级的语文课程标准只要求学生了解文章内容,学会提炼关键词,而不是概括课文,因此我可以让学生自己从大意中找到课文关键词,也锻炼了总结能力。此外,在学习“我”漂流遇险醒来后处境的句子时,单纯的朗读未免过于乏味,其实可以通过扩句对比的方式,让学生在对比诵读中感受到“我”所历经的千难万险,也可教给学生相应的习作技能。最后,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深厚的语言功底是必不可少的,这不只需要我们具有较强的概括能力,还要学会将感情融入到朗读中来,从而才能给学生以范读和指导。我在教师引读环节的语气仍然较为平缓,不够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也就导致学生在朗读起来的感情共鸣没有被调动到极致,缺乏一定的感染力。

  总的来说,这篇课文重点语句中每个字词里都无一不蕴含着“爱国情”,而“我”的爱国情与孩子生活中感性的爱国已情融为了一体,相信每一位学生也都在学习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也得到净化与升华。三年级语文课程即将结束,但对学生知识上的教育才刚刚开始,远远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