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布置学生预习的任务,并且利用了上一堂课多余的几分钟向学生做相关的介绍,本以为在学生知道了本课是选自他们所喜欢及熟悉的《鲁滨孙漂流记》后,会做好预习工作,所以在备课时,我信心十足,设计了一个问题:请你介绍一下这个故事的梗概。怕学生对“梗概”不理解,我还特意进行了一下解释,才让学生来回答。没想到本来设想可以快速且顺利解决的一环节,却由于学生的无法作答而浪费相应的时间。
本来这只是一个辅助性的环节,目的是希望学生在对总体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加深对鲁滨孙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但学生或是由于看过这本小说的时间过长而遗忘,或是无法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或是由于根本没看过而无法做答。原因各种各样,造成了时间的浪费,由此也折射出了学生对于学习并不是完全自觉,还需要老师的大力加强。
这一点也体现在对作者的了解上,写了说了不下十次的作者,在检查预习作业时居然还翻参考书查找,而课堂中,由于拿出了课外书参看回答,没有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低着头只顾着念,快、轻、多导致了坐着的学生由于听不清楚而蠢蠢欲动,影响了课堂的纪律。
课后,我反思,像此类的问题难吗?是否有提问的必要?是否真的是因为提问此类问题而影响了上课的进度?思虑再三,我认为有提此类问题的必要。没有总体性的把握就难以对个体进行深入的理解,没有对作者及其写作背景有所了解,就难以深入地感受文本。所以说,此类问题有存在的必要。否则难以达成预想的效果。
于是就出现了矛盾:讲,费时;不讲,不利学生以后的发展。两全的办法就是教师要教学生如何做好预习工作,及该如何预习。
总之,作为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多关注学生──不仅在作业、课堂上的表扬及称赞,还应关注他们的学习状态及学习动向,才能设计出符合实际课堂教学及学生心理特点的教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