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忌赛马》教学反思(4)

时间:2021-08-31

《田忌赛马》教学反思9

  一、创设情境,从游戏中寻找数学知识

  我从让男女生各派一名代表上来选数字比大小的游戏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选数字时,先选的学生选了较大的那组数字,这名学生自己也觉得赢得可能性大些。但选好以后,我说先选的为守方得先出,通过比赛,学生们发现较小的这组数字也能赢,我从而引出“对策”。学生们也很想学会这种对策使自己在比赛中获胜。从而导入课题。

  二、学生自主探究,一一列出所有方案并从中找出最优对策

  新授部分,通过播放《田忌赛马》第一比赛的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个故事,并让学生们扮演田忌的角色,在不服气的情形下,自己在小组内探讨共有多少种赛马方案,并完成提供给他们的表格(采用有序的原则,做到赛马方案的不重复,不遗漏),看哪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又快又好,激发学生们竞赛的意识。学生们汇报方案时,尽量让学生们互评、小组间互评,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体地位。最后学生们找出最优方案,我给予他们肯定及表扬,并播放《田忌赛马》的结局视频,学生们看完后脸上都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因为刚才他们也是像齐国的大军事家孙膑一样找出了最优对策。

  三、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一组四七班与该班四八班部分学生拍球的小资料,当我班处于劣势时,有没有办法获胜?大家都很有信心,学生们为了使自己班获胜,最后讨论出最佳方案。在讨论过程中,他们就运用到今天学习的对策。最后总结出,当我们处于劣势时,要想获胜,两个条件必不可少:

  ①让强方先出;②弱(弱)——强(强)。最后,通过拿棋游戏,让学生们知道生活中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最佳方案。

《田忌赛马》教学反思10

  《田忌赛马》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将田忌齐威王赛马,在孙膑帮助下,转败为胜的故事。

  首先,两次赛马中间的对话部分是教学重点。田忌、孙膑、齐威王不同的神态、表情、语气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对于这样对话多的段落,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可以分角色,也可以表演,或者模仿人物的神态、语气等方式,我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让学生在独立、充分感受文本的基础上平等对话,以读悟情,培养学生主动领悟和体会语言文字的能力,在体会中积累语言,陶冶情操,实现用人物的神态、语言来体会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特点,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感受孙膑的足智多谋。

  其次,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往往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就要培养学生较全面的思考问题,就要指导学生学会全面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从多方面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基于此,我没有让学生按自然段的顺序逐段学习课文,而是紧扣题眼赛"字,从整篇课文入手,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我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思考第一次赛马是怎样赛的,田忌为什么输给了齐威王;第二次赛马又是怎样赛的,结果怎样,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弄清楚"同样的马,两次比赛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

  通过充分地思考和讨论,学生不仅知道两次赛马是谁胜谁负,而且明白了第一次赛马齐威王胜了是因为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一点,再次赛马田忌取胜的原因是因为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进而我又引导学生联系全篇,理清了课文的条理。这样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多方面地思考问题,不但有利于学生较全面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的发展。

《田忌赛马》教学反思11

  这个学期的数学广角让学生在生活、游戏中感受了数学思想。让学生进行了一次没有负担的数学思想洗礼。我在教学田忌赛马——对策这一内容时,首先思考的是怎样让课堂变得有趣,怎样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

  首先,我用学生最感兴趣的游戏引入。我把自己当做学生中的一份子,跟他们玩游戏,而不是带他们玩游戏。同时,让自己的语言更俏皮一些。可喜的是这堂课这一环节学生很积极,而且也很认真思考,想办法赢我。

  其次,在故事中发现秘密。赢扑克牌的秘密我不先急着告诉学生,让他们边看边听了田忌赛马的第一段。孩子对故事往往是没有免疫力的,说要讲个故事,他们都安静、认真地听着,而且也会随着故事的情节思考。没等我发问,就有孩子抢着说“我知道田忌怎样可以赢齐威王”。但这也仅限于程度好的孩子,照顾到后进的孩子,我循序渐进。先弄清楚田忌的马和齐威王的马的差异,这也是用对策的一个前提。接着用列举法找出田忌能赢的方法。最后抓住赢的这一出马顺序,深入思考田忌用的对策。

  再次,在游戏中运用对策。回到开始的扑克牌游戏,学生有恍然大悟之感,而且跃跃欲试,想再来玩玩。顺应学生的想法,继续玩扑克牌游戏,让他们在换牌、对阵布局中再一次体会对策。

  最后,让学生尝试自己想对策战胜对手。同桌两人玩摸棋子的游戏。

  通过这次课,我也有下面的一些思考:

  第一,这节课上下来,我感觉我的语言还不够有感染力,评价语也不够“给力”,没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相信对有些孩子来说,他只是凑了个热闹。特别是最后的同桌摸棋子游戏,学生一心只扑在玩上了,忘了思考“确保赢”的策略。但是这个策略对学生来讲是难了一些,所以,我觉得老师们给我的建议很好,我应该把田忌赛马的策略讲透彻了,而摸棋子游戏的策略再单独一节课讲。

  第二,我上完课在想,可不可以把列举田忌所有的应对策略这一环节舍去,在一节课下来发现,让学生列举,不少学生会习惯性地马上找田忌能赢的对策,其他的对策就不管。我想,虽然列举出来可以更清晰,也渗透了一种数学方法,同时也照顾了那些后进生,但是学生在做的时候会不会觉得老师这是多此一举,马上就知道的事,干嘛还要费时又费力地先都写出来再找呢?而且,我相信即使是后进生,在其他学生讲了这个方法和理由后,也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