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教学反思范文(精选3篇)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原子结构教学反思(精选3篇),欢迎大家分享。
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册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课题在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节课的难点是知识太抽象,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知之甚少,为探究活动制造了困难:哪些地方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怎样引导探究。为此,我选择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例如:多媒体展示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史,导出“原子的结构”,多媒体展示原子结构模型动画,便于学生理解抽象的原子结构。多媒体辅助教学图文并茂,形象生动,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复杂的知识明了化,帮助学生领略和体验微观世界,使微观抽象的原子变为直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接受这些较为抽象的知识,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同时,我还精心准备了学生讨论活动,让学生自主的寻找构成原子的各粒子间的数量关系,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思考。
不足之处:本节课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引导学生质疑。对于这样的纯理论课,如何协调“讲清”和“探究”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学习探讨。同一个内容,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知识点的阐述,习惯性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自己预没的教学情境中,却不敢在原子模型建立过程中让学生反复质疑,只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经常给予学生锻炼的机会,才能逐步提高质疑能力,才能在质疑中求疑,在求疑中发展思维。
首先复习提问:
1、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还可以再分吗?
引入,然后引出探讨原子内部结构的话题。由学生自学课本并讲解“原子内部有一个体积很小但质量很大的核”。让学生想象原子结构像什么?引起了学生很大的兴趣有的说像地球,有的说像苹果,有的说像太阳系,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它们的异同,效果较好!交给学生讲解是成功的,而且以后还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把课堂交给他们,让他们做主人,效果会更好。
数据分析环节学生不是很活跃,主要原因是学生对于两个等式的结论已经有所了解,所以讨论和交流的并不热烈。这也是本节课一个难以突破的地方,因为问题挑战性不强,所以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课后,有老师提出本节课悬念不足,总是有一个固定的结论引导着学生,使他们不能展开想象和打开思维;也有老师提出学生活动还不够。其实这两个问题是一类问题,就是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由于原子的构成是抽象和微观的,所以不能由学生进行动手实验,生动性和趣味性减少了很多。不过我利用一些图片和动画来模拟展示,在一定程度上做了弥补,但总的来说值得继续探讨的地方还很多,有收获更有遗憾。
《原子的结构》这节课要求学生掌握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而电子围绕原子核做高速运动,并且是分层排布的;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学会计算。
原子的构成比较简单,所以我采用了先学生自学,再教师讲解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本上有原子构成的图片,学生结合图片和文字,通过填写练习册的空格,可以很容易理解和掌握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结合课本上的表格回答练习册上的问题,学生自己分析得出构成原子微粒之间的关系,如:不是所有原子都有中子,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电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等。
从微观粒子的性质引出相对原子质量,这部分内容采用了讲解与练习相结合的方法。原子的质量很小,书写和记忆很不方便,所以引入了这个概念。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可以用公式去表示。让学生利用公式,自己计算,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我认为是可行的,但通过学生的反应和课下反馈,这个概念仍不太理解。分析原因:课堂上给学生留的计算的时间过少,有时间都在记笔记,因而没有起到练习的作用。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提醒学生记笔记,并且根据学生的计算情况多预留些时间。通过总结表格中的数据,相对原子质量还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掌握这个后,马上进行练习,效果较好。
原子核质量大,体积小,电子在较大空间做绕核的高速运动,引出电子的分层排布和原子结构示意图。也采用讲解和练习相结合的方式。在课堂上让学生写原子结构示意图,基本上都能掌握。原子序数也就是核电荷数,写示意图时要用到,原来要求学生记过元素周期表,但要求不严格,所以掌握情况不好,在直接让写某原子的示意图时就有困难。所以布置的任务,一定要严格要求,并且把检查落实,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方便以后的学习。
整节课的氛围较好,问答时学生互动较多,但是在单独叫学生在黑板上写的时候都不太积极。应该多鼓励学生,对积极的学生给予很大的表扬,引起其他学生竞争,创造争先学习的良好氛围,提高课堂效率。
【原子结构教学反思范文(精选3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