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语文下册舍不得这棵树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31

湘教版三年语文下册舍不得这棵树教学反思

  课文讲了作者“我”因为要搬家了,舍不得家门前一棵梧桐树,而发出一番感叹。

  这届可自我觉得好的地方是分析课文第六自然段“这是一棵有灵性的树”。这个自然段可为全文的文眼,为突破口。抓住这一自然段,可以感受梧桐树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高贵品质。“灵性”这一词对于三年级学生来理解,若单单从字面解释其意思,让学生会感觉到枯燥、无味,也无法体会作者对梧桐的情感和感受梧桐树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品质。我采用抓重点词语来理解这个自然段,“撑开”、“抖落”为动词。树会动吗?它好像知道“我”的心理需要,夏天需要遮荫,让我在下面做功课、做游戏;冬天抖落叶子,让温暖的阳光照耀我的身上。这样“灵性”一词就解释清楚了,学生也体会到了。也知道了采用了拟人的手法,会使文章生动。这样的梧桐怎能让 “我”不喜爱呢?

  再把学习第7自然段放在第6自然段其后。过渡句:梧桐树给“我”花香,歌听,果吃,阴遮……它要求“我”为它做什么事吗?“没有!”从而学生自然而然就体会到梧桐的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品质。

  但是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如普通话不够好,课堂口头语用得太多等等。还有是分析2——6自然段,要以读为主,从而感悟梧桐的对“我”的好,及“我”对梧桐的爱。但是总觉得,读只是留在浅浅的字面上,以读为读,并没有深入课文,没有把学生真正带入课文中。

【湘教版三年语文下册舍不得这棵树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湘教版《舍不得这棵树》优秀教案

2.湘教版《舍不得这棵树》优秀说课稿

3.《舍不得这棵树》的教学反思

4.《舍不得这棵树》之形容树的诗句

5.关于湘教版三年语文下册《种草莓》教学反思

6.三年级语文下册《路旁的橡树》教学反思

7.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清明》教学反思

8.湘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比赛》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