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方式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31

运动的方式教学反思

  导语:认识同一个物体在运动时可能具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在实验中观察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从中感受分析问题的乐趣。 运用所学的知识编舞、跳舞,感受运动带来的乐趣、健康。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运动的方式教学反思,一起来看看吧。

  (一)运动的方式教学反思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结合新方案的指导思想,设计了以下学习过程:

  一、  设问导读,

  二、自学检测,

  三、巩固练习,

  四/拓展延伸.通过设问导读,使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同时基本了解了本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利用自学检测掌握基本的基础知识,再通过巩固练习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最后将学到的知识拓展延伸到生活实际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小组活动气氛也很活跃,学习效果也比较好。

  这节课比较成功的原因是:

  1.学生学习积极性高。

  2.还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3.小组合作的比较有实效。

  4.学习过程安排的比较合理。不足之处:个别学生对物体的复合运动没有完全理解掌握,这也是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进行改进的地方,使每一个学生对某一概念、现象、规律、结论等等,尽可能真正理解掌握,教师要多关注这些学生,多提问、多指导、多检查。促使他们尽快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教师的备课、教学设计、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教师的指导等等,各个环节都很重要,教师要不断地钻研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法,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总结经验,不断进行教学反思,确实把教学工作做扎实,稳步提高。

  (二)运动的方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

  《运动的方式》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中的第三课。本课对物体运动的方式及特点进行研究。让学生知道物体运动的类型有:移动、往复运动、旋转、滚动、振动和摆动,并了解五种运动类型各自的特点,能找出它们的异同点。能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式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会分析描述物体运动时,同时具备的几种运动方式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学情分析 :

  学生已经了解运动的概念和运动的速度,但对于运动的方式只是初浅的了解,虽然在生活中常见运动的物体,但他们并没有对物体运动的特点进行科学的探究。

  设计理念:

  本课的探究活动过程,力求体现学生是科学探究的主体,创设条件让他们直接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全过程,遵循认识—识别—分析的科学方法,并让学生从实践中去感知、探究和理解物体的运动方式及特。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式。

  2.会描述分析同一个物体运动时,同时具备的几种运动方式。

  科学知识

  1.知道物体运动的方式是各种各样的,主要有四种类型:直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和摆动。

  2.知道同一个物体在运动时可能具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

  3.知道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事物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运动的简单性和复杂性,认识到复杂的运动是由简单运动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并分类。

  教学难点:

  分析一个运动物体的复合运动方式。

  三、教具准备:

  风车、易拉罐,摆、皮球、橡皮筋、钢尺等,有关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师:上课前老师想考考大家的眼力,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汇报

  3、师:看来大家的眼力都很好,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的运动的物体,他们都有自己的运动方式。这节课老师将会和大家一起来研究物体的运动方式。

  板书课题:3、运动的方式

  (二)民主导学

  1、研究各种物体运动的方式及其特点

  (1)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几样玩具

  ①师:(出示盒子),首先来看这个,老师用这个盒子代替木块,现在老师要拉动木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边用手指跟随着小车比划出它的运动轨迹。

  ②师:谁能说说这个木块是怎样运动的,它的运动轨迹是怎样的?谁能画出来呢?

  ③学生交流。(沿着直线平行单向移动)

  ④抽一名学生上台画,其他学生在自己的本上画。板书:木块—移动

  (2)师:(出示皮球)谁能用拍的方法让皮球动起来?

  ①学生自愿上台玩,其他同学仔细观察,并用手指随着皮球的运动比划出它的运动轨迹。

  ②师:谁能说说皮球是怎样运动的,它的运动轨迹是怎样的?谁能画出来呢?(沿直线上下来回运动,篮球的这种运动方式叫做往复运动) ③指名学生画。板书:拍皮球

  2、学生自主研究其他的运动方式。

  (1)师:刚才大家有不少发现,这里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大家想不想继续玩?(材料准备:钢尺、摆的装置、橡皮筋。风车)

  (2)师:我们先一起来看看活动要求(学生齐读活动要求,课件出示)

  (3)师:请同学们出实验材料及活动记录单,开始活动吧,注意填

  好记录单。看看哪个小组的发现最多。

  (4)成果展示(用投影仪展示)

  (5)教师相机板书 摆—摆动

  橡皮筋、钢尺—振动

  风车—旋转

  3、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物体的.运动方式。

  (1)师:现在让我们一起回到生活中去,想一起生活中哪些物体在运动时,表现出了这些运动方式。

  (2)学生举例说明(钟摆、荡秋千、电风扇的叶片、水轮等)

  4、按运动的轨迹给物体的运动方式进行分类

  (1)师:现在我们知道了5种物体运动的方式,现在让我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些运动路线,你能根据一定的标准给他们进行分类吗?并说说你的理由。

  (2)同桌交流汇报。

  (3)师生小结:按运动的轨迹可以分成两类,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板书: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5、分析复合运动方式

  (1)师:(出示易拉罐)再来看看易拉罐的运动方式

  让易拉罐在桌面上滚动起来

  (2)师提问:它的运动方式是什么?(滚动)板书:滚动

  (3)师再次让易拉罐滚动起来,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易拉罐底面中心和边缘上的红点,说出各点在运动时相对位置有什么变化。(边缘的

  点在绕着中心点作转动,同时中心点在作移动)

  (4).师:谁能用图示法画出滚动的特点,要将两种运动都用图表现出来。(学生自愿上台画)

  (5)师生共分析:易拉罐的运动包含了两种运动方式,易拉罐在沿着直线前进是移动,易拉罐本身在旋转。滚动=移动+旋转

  (6)师小结:像这样的运动叫做复合运动,不是单一的,而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动方式组成

  (7)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面这些图片,看看这些物体的运动,包含哪几种运动方式?(课件出示34页的四幅图)

  (8)小组讨论

  (9)汇报交流。(竹蜻蜓是移动加旋转,人走路是摆动加旋转,直升飞机是移动加转动,飞碟是移动加转动)

  (三)课堂总结:

  师:大家真的很善于探究,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想研究那些知识? 五、作业:

  我们刚才研究的物体都能做出这么多的运动,我们的身体也可以,课后请大家亲自体验,回家后还可以跟随音乐而动,下节课我们来交流体验

  六、板书设计:

【运动的方式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运动与设计》教学反思

2.小车的运动教学反思

3.教学反思:《运动会》

4.运动会教学反思

5.跳绳运动教学反思

6.《平抛运动》教学反思

7.《小车的运动》教学反思

8.《运动的快慢》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