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阅读课教学反思(2)

时间:2021-08-31

  整合阅读课教学反思3

  近年来,“多媒体与语文阅读教学整合”课题的研究不断深入,专著已出版了几种。但是问题仍然不少。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如何应对,的确应该深入思考。本文试图在这方面做一点探讨,与大家交流。

  多媒体教学是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下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有三大特点:

  1.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和便捷性。网络资源极大的丰富,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要。它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实现远程教学,给教学带来极大的方便。

  2.授课的立体性。声、光、电、像、动画等多种媒介立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一改过去平面、单一的教学形式。

  3.教学过程的预设性。教学更加注重设计,尤其注重教学环节的前期安排。

  阅读教学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借鉴和使用信息技术上显得格外复杂。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其他学科的多媒体教学模式来描述语文学科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其他学科不是以学习和掌握语言文字本身为目的。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决定了它可以脱离多媒体技术而独立存在,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也就是说,有没有多媒体,对语文教学并无明显的影响。多媒体教学不可能给阅读教学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当然,我们并不否定多媒体给阅读教学带来的新气象,我们也不能无视多媒体给学生学习心理带来的积极影响。

  大家知道,传统的阅读教学是“一枝粉笔,一张黑板,一张嘴”,这很形象地概括了传统阅读教学的特点。直到今天,这一特点仍然是客观存在。语文课要学习文字,文字需要书写,书写就需要粉笔。教师写粉笔字的水平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一个好语文教师的标志之一就是字写得好。黑板是教师和学生活动的天地,是教师辛勤耕耘的田园,教师的生命价值就体现在富有象征意义的黑板上。一张嘴指的是教师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教学语言具有感染力。我想,直到今天,语文教师在这三方面的基本功仍然要扎扎实实,它是根本。

  多媒体阅读教学在坚持根本的同时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与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明显不同的风格特点。

  首先,传统的阅读教学,教师的教案写在备课本上;多媒体阅读教学的教案则写在软盘上。教师反映,敲击软盘并不省时,反倒比过去花费时间更多。

  其次,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或者师生共同研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深刻含义。多媒体阅读教学则是教师点击鼠标,学生仰望大屏幕,听变成了看。虽然也听,但多是在精美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的,听的是著名播音员的朗读,看的是一幅幅精美的图画。

  第三,传统的阅读教学,教师以课本为本,引导学生仔细玩味,潜心揣摩,言有尽而意无穷。多媒体阅读教学则将对文字的鉴赏变成了对图像的欣赏,文字的核心地位动摇了。

  第四,传统的阅读教学,注重师生的书写训练。教师在黑板上富有线条流动美的书写会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多媒体阅读教学则直接显示印刷体,字更加规范了,但少了活的书写过程。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损失。汉字只有直接书写才能觉解其奥妙。

  第五,传统阅读教学的课堂是可以灵活变化的,具有可调性。可调性是阅读教学的源头活水。多媒体阅读教学,预设性加强了,机械性加强了,教师必须按照课件的设计按部就班地向前推进。课件的暂留性、闪动性无法让学生作更多的课堂笔记。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究竟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我认为,较之传统的做法,多媒体教学具有以下优势:

  第一,增强了趣味性。学生阅读课文需要激发兴趣,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传统的阅读教学,教师一枝粉笔一张嘴,一张黑板一本书,形式比较单调,如果教师的讲课缺乏吸引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不容易被调动起来。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纪律往往不好。多媒体教学展示给学生的是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好像引领学生走出了狭小的教室,奔向大自然的怀抱。这里有啁啾的鸟鸣,有眩目的花朵,有潺潺的小溪,有巍峨的高山;这里有著名的影星,有栩栩如生的形象,有紧张的情节,有美妙的音乐。对此,学生兴趣大增,越是低年级的学生,积极性就越容易被调动起来。

  第二,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情境教学的开展。实践证明,情境教学是行之有效的。情境教学需要生成学习的境界,具有一定的课堂情节,使得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多媒体技术完全可以满足师生的这一要求。比如教学《海燕》,那聚集的乌云,那汹涌的波涛,那飞翔的海燕,都可以借助动画变成现实,学生就像站在大海的岸边,亲眼看见勇敢的海燕直冲云天的画面。这种效果对于学生理解课文无疑是有益的。如果再播放著名演员的朗诵,就更加激动人心。

  第三,可以演示事物的变化过程,将静止的事物动态化,使学生了解事物原理。比如学习《中国石拱桥》,学生对“拱圈”一词不容易理解。教师借助多媒体,演示赵州桥的构造,学生就明白了,所谓“拱圈”,不是一个圆圈,而是一个弧。28道拱圈拼在一起,形成合力,其中任何一道拱圈毁坏,都不影响桥的整体使用。因为拱圈是在桥的内侧,单靠传统的挂图效果不理想,制作成课件后,就可以进行演示,效果自然就好得多。

  第四,方便了教师给学生提供背景资料。教学离不开对背景资料的介绍,传统阅读教学是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挂图。比如教《为了忘却的记念》,“左联”五烈士的照片一般是用挂图来展示的。多媒体技术则通过大屏幕展示得很清晰。再比如,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将预先设计好的文本资料,通过大屏幕展示出来,效果也不错。尤其是表现书法作品、美术作品,多媒体则更是尽显优势。

  第五,展示板书设计。教师的板书设计可以通过大屏幕展示出来,教师不必再在黑板上写一遍。教师的板书设计是规范的印刷体,教师不会因粉笔字写得不好而担心出丑了。

  在看到多媒体教学优势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它带来的严重问题。

  第一,传统阅读教学是以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接阅读来完成教学任务的。直接阅读语言文字意味着在学生和文字之间,不需要媒体中介。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发明创造,是中国人对世界文化最伟大的贡献。汉字在数千年漫长发展历程中,数遭磨难而没有中断,表现了强大的生命力。热爱祖国就要热爱汉语,就要以对汉语的直接学习为基本途径。汉字本身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属于表意文字,每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学生学习汉字,可以受到很多有益的启发,可以激发起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学习并掌握汉字,这是中华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如果将图像、声音代替学生对汉字的直接学习,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在多媒体技术下,学生对汉字的认读和书写受到了严峻挑战,这不能不令人担忧。

  第二,传统的阅读教学建立在学生语言学习的基础上,离开了语言学习,就谈不到阅读教学了。语言是学生理解课文的抓手。无论什么样的.课文,学生必须先阅读它,然后才能有教师的教。离开学生的阅读,只靠教师的讲析,实践证明是违背阅读规律的,应当摒弃。如果把语言转换成图像,学语言变成看图像,这跟教师讲析灌输在本质上没有两样,只是由教师满堂灌变成了机器满堂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势必影响到学生对文本的直接阅读--学生读书的时间少了。可以这样说,阅读教学中的任何改革,如果减少了学生阅读课文的时间,那肯定不会是健康的改革,也必定不会有好的结果。反之,无论运用多么先进的教学手段,只要能够促进学生的阅读,那就是好的改革,就会取得好的效果。这是由语文课的性质决定的。

  第三,传统的阅读教学,可以通过学生对文句的阅读,进行联想和想像,而且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阅读体验。正是这种多样化的理解才使得阅读教学富有趣味性,吸引着广大师生乐此不疲。多媒体技术则是以图像、动画的形式将语言文字提供的虚拟空间固定了。比如《林黛玉进贾府》,林黛玉长得什么样?作者写道:“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入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拂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学生阅读了这段文字后,每人都有自己心中的林黛玉,而且通过自己的想像不断地来丰富这个文学形象。我见有的教师课上到这里,就开始播放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展示演员的形象,破坏了学生心目中的想像。再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有“闪将进来”四个字。这四个字用得非常恰当。为什么不用“走”“跳”“跑”呢?因为不足以表现陆虞侯等人鬼鬼祟祟的心态。有的教师播放电视连续剧《水浒》中的相关片段,学生只是看到陆虞侯进来了,对“闪将进来”这四个字没有深切感受。限制学生的思维,破坏学生的联想和想像,这是多媒体技术给阅读课带来的最大问题。学生阅读的是语言,不是图画,不是动画。学习对象的转变使得阅读教学发生了质的变化。阅读教学不是原本意义上的语文教学了。

  第四,阅读教学中的师生双边交流是具有社会学意义的,多媒体技术降低了这一意义。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手段,都无法替代教师站在学生身边和学生面对面交流的人格魅力。课堂教学之所以富有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之间的直接交流。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都具有教育意义。学生从教师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中获得的人生启迪是任何先进技术无法比拟的。多媒体技术减少了师生的交流时间,学生由原来的看老师转变为抬头看大屏幕,没有了教师的笑脸,有的是机械的屏幅变化。这究竟是语文教学的进步还是倒退?

  第五,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课堂的生成效果,这是很正确的。课堂45分钟是学生生命历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成长在此得到体现。学生对课文,有一个从不懂到懂的过程,学生的能力有一个从不能到能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阅读体验的时间和空间,学生获得原始阅读的时间,进而产生原始理解,教师的教学以此为起点而展开,使教学呈现一种生成状态。教师的板书可以被学生改动得面目全非,教师的教学设计可以灵活变化,这种课才是真实的。多媒体技术则是将预先设计好的课件按部就班地展示给学生,声音和图像都不仅不是学生的原始理解,反而成了干扰学生原始理解的因素。越是精美的课件,这种干扰就越发明显。如果学生的理解与课件不一样,教师就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就范。因为课件上的内容是不能改动的。

  第六,多媒体技术让教师的粉笔书写成为历史。传统阅读教学非常重视教师的粉笔字,并作为教师的基本功之一高度重视。课堂上,教师的书写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书写汉字时的线条流动美富有美学意义。很多学生的书写受到了教师的影响,以至于下课后,学生到黑板上描摹教师的字迹。学生毕业后,可能忘记了教师讲课的内容,但对教师的板书印象深刻。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使得教师不再重视书写。有的教师一节课不写一个汉字,完全用课件代替。这太令人担忧了!认真书写每一个汉字,这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任务。

  第七,多媒体技术使得学生的课堂阅读空间发生了变化。传统的阅读,学生手捧课本,书眼之间大约1至2尺,在学生周身形成了一个大约1立方米的阅读空间。这是一个很舒服很惬意的空间。虚拟式假想式的封闭的阅读空间使得阅读具有独立性,不受外来因素干扰。多媒体技术把这种独立的空间扩大了数十倍,学生不再具有个人的阅读空间。另外,学生阅读课文时,可以边读边在课文上圈点勾画,写下自己的阅读心得。多媒体教学剥夺了学生这一机会,削弱了阅读的诗意。

  语文教学面对现代化技术,不能置身其外,不能袖手旁观,应该主动地顺应历史潮流。但这不等于说淹没自己,失去语文的特点。因此,多媒体技术和语文教学的整合就显得非常迫切。现在,我国相当一部分中学已经实现了教学技术的现代化,有些中学给每一间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从使用的情况看,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美术等学科使用比较多,效果也比较好。语文学科使用的情况及效果就好坏不一。这一方面说明了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整合的必要性。

  究竟如何整合呢?

  我以为,需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搞清图像、动画、声响和语言学习的关系,换句话说,就是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充当什么角色起什么作用的问题。二是如何将多媒体技术与学生的阅读体验建立联系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多媒体技术如何为学生的阅读体验服务的问题。

  如果使用多媒体技术只是单纯地图解课文的语言文字,把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形式让学生学习的话,那么,传统的阅读教学就变味了,就要另起一个名称了。语文学习是以语言文字本身为学习对象的,多媒体技术应该促进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借助图画让学生理解文字,所谓看图识字(当然不排除口语训练的目的)。看图是为学习语言服务的,这个主次、从属的关系非常明确。初中阶段,学生进一步积累语言材料,并提高对课文的阅读理解能力。高中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显得更加重要,要通过对课文的直接阅读进行概括、分析。

  我认为,整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低年级的学生对形象的东西容易产生兴趣,教师借助一些图像、动画、声音,创造一个学习的情境,有助于学生的阅读。比如学习《沁园春雪》,课件中的莽莽雪原、巍巍长城,可以把学生带入北国的美妙境界,令学生神往,激发学生的情怀。图像不单是客观世界的复制品,而且融进了人的主观感情因素,是一种再创造。但是,教师没有必要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的图像展示出来去一一对应课文词句,那就太机械、狭隘了。诗要借助想像。毛泽东此时不可能眼观千里之遥,他所写的景不是眼前之景,而是心中之景。词中的历史人物只是作者心中无数历史人物的代表而已,表达了作者无比豪迈的心情。这样豪迈的心情只有配以上阕之景才觉协调,换句话说,上阕之景不一定产生下阕之情,但下阕之情一定要借助上阕之景。这就是情与景的辩证关系。播放北国雪景的目的就是要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理解一个有宏伟抱负想要建功立业的伟人面对宏大之景必然心潮澎湃,即便没有这样的景他也要创造出这样的景来。

  二、多媒体技术要促进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和感悟。还是以《沁园春雪》为例,教师播放了有关图片资料后,要立即转回课文中,让学生带着感情去朗读原作。此时的学生心中有了景,朗读过程中会进一步去想像,去发挥。朗读几遍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阅读的感受。这时学生的心早就飞出了教室,飞向那银装素裹的北国。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抓住几个关键的词句,反复品味,涵泳咀嚼,沉浸其中--这就是语文教学的最佳境界。

  三、录音等手段的使用不要造成对学生原始理解的干扰,而是作为一种后续理解去丰富学生的理解。有的教师喜欢上课第一个环节就放录音,其实不妥。原始阅读就是没有任何外来干扰,给学生创造一个内心独立体悟的阅读环境。当学生的个人体悟产生之后,教师再把外来理解推荐介绍给学生,使学生自己的理解和外来理解(可以是多种理解)互相碰撞、交流、渗透,从而使学生的思维经历一个选择、判断、扬弃的过程。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语言的学习,更有利于思维品质的提高。这应该是整合的一个重要原则。

  四、课件制作要注意文体特点。一般来说,非文学作品的课件对学生的思维束缚比较小,因为对非文学作品要求一元化理解,以准确到位为目的。比如《向沙漠进军》中,作者写到了风沙对环境的破坏,写到了沙漠运用游击战和阵地战,写到了培植防护林等内容。为了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教师播放一点相关资料未尝不可,但是要掌握分寸。教学《向沙漠进军》一文,主要目的不是向学生介绍防沙治沙的科学知识,而是学习语言,学习章法。对文学作品,课件的制作要格外谨慎,画面资料尽量不用,即便使用也要从促进学生理解语言出发,有助于学生对作品主题的理解。教师不要将电影或电视剧的片段与课文内容“对号入座”;要先阅读课文,后播放课件。

  五、影视资料是一种理解,不是终结性的,更不是唯一的。比如播放电影《阿Q正传》后,要让学生再回到课本上来,比较一下看电影前的理解和看电影后的理解有什么不同。电视、电影并不是对作品的还原,而是导演和演员对作品的一种理解。这样,课件就成了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六、学生学习语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观看课件则是一件比较简单的事情。课文语言的含蓄蕴藉是反复品味才能感觉到的。《荷塘月色》中写荷花“袅娜”地开着,“羞涩” 地打着朵儿,无法用课件表示,即便表示出来,学生也不一定有作者那种感受。因此,学生阅读课文,主要是体会作者用“袅娜”“羞涩”这两个词语的妙处,而不是看了荷花后选择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荷花。文学作品是最具个性化的。朱自清先生看到荷花就想到了“袅娜”“羞涩”,换了别的作者,可能就会用其他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即便同一个作者,在不同的情境中,选用的词语也会不一样。所以,以课文为本,以语言为本,才是阅读教学的本质特点。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教师制作课件或选用课件,就有了一个标准,即课件服从于课文,不能课文服从于课件。有些教师制作课件,恰恰在这个问题上出了偏差,一味追求课件的精美,不顾及课文的语言,本末倒置。

  七、课件播放的时间不要太长,一般不要超过课堂的三分之一。课本中已有的内容,课件上就不必重复出现。在课件中输入过多的文字固然可以节省教师板书的时间,但应该看到有利有弊。该板书的内容尽量不在课件中出现。教师的板书是不能省掉的。一些背景材料,可以在课件中展示出来。比如《背影》中写到父亲,可以将父亲的照片展示一下,也可以将朱自清的照片展示一下。教《藤野先生》,可以将藤野先生的照片展示出来,也可以将鲁迅先生的照片展示出来。学习《琵琶行》,可以将毛泽东写的书法作品展示出来。学习《孔雀东南飞》,可以播放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是从属性的,不是非用不可。

  八、借助网络技术,可以给学生的阅读理解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网络技术似乎并不在我们所理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之内,但我认为应该包含进去。网络世界缤纷多彩,学生实现个体学习必须要借助网络技术。在阅读课上,教师可以从网上查找有关资料,扩大学生的视野。比如学习海子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学生可以从网上查到很多有关海子的资料。学习《拿来主义》,学生可以从网上查找鲁迅评价梅兰芳的文章。网上的资料多而且杂,教师利用网络不能盲目,要事先做好准备。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网上做些事情,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网络技术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总结以上八点,可以拎出这样一条线:多媒体技术与阅读教学的整合,似乎可以沿着“造设情境--转回课文--两相渗透--尊重文体--从属课文--借助网络”的思路来进行。

  如果抛开语文学习的特点来谈学生的成长,那么,学生看电影看电视也是一个很好的渠道,与语言学习并无高下之分。但是,语文教学的特点决定了教师是沿着语言文字这条路径带领学生向高峰攀登。这条路有自己的规律,就好比开汽车和驾驶火车不同一样,汽车在马路上跑,火车在铁轨上跑,各行其道,殊途同归。如果将语文学习的特点抹杀掉,学生也许能成才,但他的语文能力必然会受到影响。因此,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既然我们选定引领学生从这条路线登山,就要坚持爬上去,不能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