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课后教学反思素材(2)

时间:2021-08-31

  由于受能力限制,我对新课标的理解和把握还尚有偏颇,在教学中留下了很多遗憾,像教师的指导还是过多,放手的力度还不够等等问题,真诚地恳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

  初看学生跟老师之间的一问一答,感觉好像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良好。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都能给予正确的答案。可是细细想来,我觉得学生似乎很麻木,也许他们早已经明白老师想要怎样的答案,在回答问题时都是按部就班、有条不紊的。但是给人的感觉总不是很由衷的,好像就只是为了让老师高兴才这样回答的,并不是他们发自内心的感受。看来历史真的离学生太久远了,要让学生去体会当时的历史环境是有一定困难的,需要课前老师和学生积极地查找资料,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再借助一些辅助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我想,如果能够准备一些资料,比如说:《开国大典》的碟子,举行阅兵式时的一些片断,让学生亲自感观,去体会开国大典时的庄严、隆重,这样的视觉和听觉感受一定比老师讲一千遍的效果还要好。

  ???? 在课题导入这一环节,我一改平时单一地把课题板书在黑板上的做法,而是有坡度地板书了三个特殊的词语:一九四九年,天安门,开国大典。板出了这课的关键词。然后让学生把这特殊的时间,特殊的地点,特殊的事件组成一句句子。我感觉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使开国大典这一特殊事件及其它的时间,地点在孩子们的脑海中留下深深的烙印,与此同时也锻炼了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最重要的是也为后面课文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铺垫,因为在这一环节的学习中,把学生的注意力,思维,情感都集中到对课文的理解上,孩子们已经对开国大典这一开天辟地的历史事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