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球自转课程的教学反思(3)

时间:2021-08-31

篇三:“地球自转运动的地理意义”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标解读】

  本节课课程标准: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这是我们进一步分析理解地球运动对

  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本课时我们对“分析地球自转运动的地理意义”的理解:1昼夜交替现象;2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3地方时与区时,二者的区别及相关时间计算;4日期和国际日期变更线。

  【学情分析】

  我们的高一新生,由于初中各校地理课程的开设情况差异较大,学生总体地理基础知识较差,接受这部分内容时形势不容乐观。这体现在:学生对于如昼夜交替为什么产生,各地的地方时为什么不同,光照图中晨昏线的认识,日期与国际日期变更线等等还有很多疑问,特别是对各种光照图的判读还有困难。但他们对这些现象有很大兴趣,而且和现实有着紧密地联系,因此这节课充分根据学生基础,教学内容的特征,我将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学生体验创设教学情境,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兴趣,完成教学任务。

  【教材分析】

  地球作为宇宙中的一颗行星,有自己的运动规律。人类生活在地球上,每天都在感受着自转运动带来的一些影响,如昼夜交替现象,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时差问题等等。本节内容重点介绍了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主要的三方面的影响,并配合了相应的图片(用多

  媒体展示)读图思考和活动等相关内容,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些重点和难点知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昼半球、夜半球、晨昏线、时区、地方时等概念。

  2.理解昼夜更替产生的原因就,并掌握晨昏线的判读、画法。

  3.理解地方时、区时的计算的相关原则,并会用示意图计算不同地方的地方时和区时。

  4.理解日期界限的划分及两侧日期特征。

  5.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偏移偏移规律并会判断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方向。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动态演示过程探索地球上昼夜现象、昼夜交替的原因。

  3.分别观察运动和静止的地球仪上,红墨水的运动轨迹,探索地球自转时水平运动轨迹,探索地球自转时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影响。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地球自转运动意义的学习,树立事物间是普遍联系的科学世界观。

  2.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使学生具备正确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晨昏线的画法及应用

  2.时区、地方时的计算

  3.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

  1.晨昏线判读及画法

  2.时差的计算

  【教学媒体教具】

  1.教师准备雨伞两把、少量红墨水、手电筒、一瓶胶水、地球仪;

  2.教师下载的课件;

  3.多媒体教具、板图

  【教学方法】 探究式学习 、活动演示 、讲授相结合

  【课 时】:1学时

  【复习提问】(学生回答)

  1、简述地球自转运动的特征?

  2、简述地球公转运动的特征?

  【情景导入】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们知道这是有昼夜变化导致地球上的生物活动有“生物钟”现象。为什么会出现昼和夜的交替呢?2012伦敦奥运会刚刚落幕,同学们回忆一下,当时我们看某些赛事现场直播时,有时会在晚上或夜间,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些都是由于地球自转与时差造成的。这节课我们先就来学习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

  【动态演示】(情境创设)

       1、静止的地球

  2、不停自转者着的地球(标有昼半球,夜半球,晨昏线)

  3、地球公转中的四个位置(二分日,二至日)的光照图。

  【探究】

       1、昼夜交替与昼夜現象的区别。

  2、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

  3、假设地球不自传,昼夜交替的周期又会怎样?

  【学生汇报后教师归纳】

  昼夜现象只是一个静止的概念,昼夜交替是一个动态过程。由于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且不停的自传着。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晨昏线。随着地球的自转,地球上就有了昼夜交替的现象。假设地球不自传,昼夜交替现象仍然存在,昼夜交替周期就是公转的周期,长短为1年。

  板书: 一、昼夜交替

  1.相关名称:昼半球、夜半球、晨昏线

  2.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

  3.晨昏线的判读及画法

  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平分地球的大圆。其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为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为昏线。也可这样记忆“顺自转方向, 前为昼后为夜,则该线为晨线;前为夜后为昼,则该线为昏线。”

  (1)如何判断晨线与昏线

  图:

  读左图回答:晨线 是------------

  (2)如何绘制晨昏线

  那么依据光照条件如何准确画出晨昏线?我们说,晨昏线所在平面垂直太阳光线。在侧视图中的画法:过地心做太阳光线的垂线,在球面上留下的线段,即为晨昏线,然后背对阳光一侧图上阴影。在极地俯视图中的画法:过极点做太阳光线的垂线,交赤道与两点,然后依据条件分析极点附近的昼夜状况,画出一条弧线或直线,然后背对阳光一侧图上阴影。

  学生分组完成下图中晨昏线

  图2

  (情境创设)

  通过实验描述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什么情况下发生偏移?偏移的规律?(学生动手教师指导完成实验)

  1.在准备的胶水中加入少量墨水,并搅拌均匀。

  2. 将少量搅拌好的混合物倒一静止的雨伞顶部,使其在表面自然流动,观察混合物流动的轨迹。

  3将少量搅拌好的混合物倒一旋转的雨伞顶部(逆时针),使其在表面自然流动,观察混合物流动的轨迹。

  学生思考:转动前和转动后混合物流动的路线一样吗?转动后混合物的流动方向偏向原来的什么方向,为什么?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P18阅读“地转偏向力”系统掌握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规律。 

       板书 二、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向

  偏向规律为:南左北右,赤道无。

  应用:

  1,伦敦奥运会上,假如你是一射击运动员,为打中靶心,你会瞄准哪里?说明理由。

  2.在长江口,我们拟建一码头,请问其选址是在河口左岸还是右岸,为什么?

  板书 三、地方时、区时

  利用多媒体展示地方时的概念,产生的原因,时区的划分、区时的确定。

  学生阅读课本P18阅读“地方时”,掌握地方时区时计算的相关原则。

  板书 地方时计算的相关原则:同一经线,地方时相同;

  东边比西边时刻早,数值东边大西边小;

  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老师用图示法示范地方时计算的过程。

  图:

  (先画出一水平向右的直线箭头,直线代表任意一纬线,其上能标出所有经线与其交点的经度,箭头代表向东。在线上标注出已知地的时间和经度位置,未知地的经度位置。由已知地向未知地方向画箭头,其方向若与坐标系上箭头一致,则在已知地的时间上加时差;否则就在在已知地的时间上加时差。具体时差大小,在图中算出两地的经度距离差,除以15°,即得到具体时差。最终完成计算。)

  (情境创设)

  当年麦哲伦率领他的船队,自西班牙启程向西航行(他的目的地却是东方)。三年后,当幸存者的船只回到始发港时,发现航行日志上记载的日期,比岸上的日期“少”掉1日。这在当时曾引起一场轩然大波。造成这一混乱的原因是,船舶在向西行进中,视午的物理时刻逐日推迟,即每天都在推迟中午的到来。按这种被延长了的昼夜来计算日子,在绕行地球一周后,便要减少1日。反之,若船舶向东航行,视午的物理时刻逐日提早,昼夜缩短,环球一周后,日期便会“多”出1日。如果没有适当的措施,每绕行地球一周,日期便差1日。这就造成日期的混乱。

  板书 四、日期与国际日期变更线

  为此,国际上规定大致以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处于国家领土管理的考虑,有几处折线。向东越过该日界线,日期减一日;向西越过该日界线,日期加一日。 应用:

  一名中国孕妇乘坐上海飞往旧金山的航班,在途中产下双胞胎姐妹。结果先生出来的是妹妹,后生出来的是姐姐。大家能解释其中的缘由吗?

  【小 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分析了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地方时、晨昏线的相关内容,大家课后整理好笔记,认真做好复习工作。

  【板书设计】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一、昼夜交替

  1.相关名称:昼半球、夜半球、晨昏线

  2.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

  3.晨昏线的判读及画法

  二、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向

  偏向规律为:南左北右,赤道无。

  三、地方时、区时

  地方时计算的相关原则:

  (1)同一经线,地方时相同;

  (2)东边比西边时刻早,数值东边大西边小;

  (3)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四、日期与国际日期变更线

  向东越过该日界线,日期减一日;

  向西越过该日界线,日期加一日。

  【教学反思】

  高一新生的地理基础教材、参差不齐的现状,而本节课我主要是让学生从生活中去体验、感受地球自转给生活、生产带来的影响,目标基本实现,知识点基本到位,学生学习兴趣高,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始终是和谐的。教学思路较为清晰,有较流畅的教学内容流程与教学组织流程。几个演示活动及教学情境的设置,使课堂有了活力,学生的课堂表现与往届学生明显要好些。但是我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比如:教学情境的创设和课堂的应用部分的加入,特别是演示性的活动特别费时,教学时间有些紧张,致使出现拖堂。有些地方由于时间问题,没能留给学生多一点的时间去思考,去计算,如地方时部分计算,有点老师自说自话的嫌疑。比如在讲地转偏向力的时候 ,可以通过介绍“左右手定则”来帮助学生更好的应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