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怀素写字教学反思
《怀素写字》 介绍了唐代大书法家怀素小时候勤奋练字的故事,对激励学生发愤学习,刻苦练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有着积极的影响,符合了一年级学生初学写字的具体情况。紧紧围绕“怀素写字非常认真、练字十分刻苦”展开,一些句式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语言特点,对积累和运用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就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教学时,我抓住一些关键词,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如指导朗读:“怀素写字非常认真”这句,我首先问学生:能不能去掉“非常”,变成“怀素写字认真”?学生说“不可以”之后又进行了一组换词训练,让学生说一说还可以怎么说,比如“怀素写字很认真”,“怀素写字特别认真”、“怀素写字很认真”等,让学生在换词中体会到怀素是一个非常认真的孩子,有了这样的认识,再让学生自己去读一读,体会一下,在指名朗读时,孩子们的感情就自然出来了。
课文的2、3自然段是重点段,在教学中我注意抓重点段进行理解和学习课文主人翁怀素的写字方法。即从表示先后的词语入手进行品读,了解怀素练字的步骤,还有设置坡度帮助学生进行背诵的练习,使得诵读到背诵水到渠成。
此外,我让学生当即模仿怀素的写字方法来练习本课的生字,让学生写字练字环节与阅读教学、写字教学巧妙结合一起,与学生实际结合。这是我们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特点与重点,我想这更是提高我们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一次尝试。
“教学总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在本课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有些问题的设计缺少铺垫与坡度,显得过于琐碎等。这些在以后的教学中都要不断改进与探索。
篇二:怀素写字教学反思
《怀素写字》,本文介绍了唐代大书法家怀素小时候勤奋练字的故事,对激励学生发愤学习,刻苦练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有着积极的影响,符合了一年级学生初学写字的具体情况。紧紧围绕“怀素写字非常认真、练字十分刻苦”展开,一些句式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语言特点,对积累和运用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第一段总起,点明了怀素从小就喜欢写字,好学上进。第二、三两段展开具体描写,分别以“怀素写字非常认真”“怀素练字十分刻苦”为中心,以事例进行铺陈。第四段顺理成章,有因才有果,写怀素成了有名的书法家。
一、创设情景,激发情感。
为了激发学生情感,我出示了挂图。一是怀素小时候在木板上认真写字的摸样;二是怀素长大之后在墙上挥毫的样子。由说图入手,分别引入对课文第一段、第四段的学习,不仅感受了怀素所写的字的形神美,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好奇心:为什么怀素可以写这样一手好字呢?从而为进一步学习埋下伏笔,也使倒叙式教学设计得以实施,即先知果,后探因。在孩子们心中产生了积极因素,提高教学实效。
二、联系实际,催化情感。
学生是学习生活的小主人,他们才刚刚开始体验学校生活,充满了好奇心和新鲜感,学习写字对他们而言既是必修课也是一种展示自己的方式。我设计了一环——照着怀素的方法,我们也来学写字以及后来的三步法填空。一是加强学生对怀素的写字方法——三步法的理解,明确具体步骤写字;二来,也为指导背诵打基础,使孩子们尽可能多的多读课文,熟读成诵。我当场用怀素的办法来写字,当孩子们得出“怀素的写字法真有效”的结论时,我立刻将之引向他们的学习生活,请他们今后写字的时候也用上怀素的好办法,产生情感共鸣。
三、积极评价,调节情感。
低年级的学生持久性差,兴趣容易转移,他们积极情感的内需,还需要外界激发。()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以评价为“调节器”,不断刺激学生。我教学时从夸怀素引导到夸我们自己班上的孩子,不断调节着学生的情感,使其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之中。
四、不足之处要改进:
1、生字的指导总喜欢放在课结束之前,应该阅读教学与生字教学结合起来。
2、有个疏忽,怀素写字的三个步骤熟记之后,我练写了字,如果也能当堂让孩子们动笔也写一写,而不用放到课后,更符合孩子的认知特点。
篇三:怀素写字教学反思
为了在教学中体现出语文教学的“语文味”,字词句短篇,经过反复推敲。从《怀素写字》这一课找到了一些对于学生理解有重要作用的关键词,如“好学上进”、“非常认真”、“有名”等,考虑到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1节为第1段,讲的是少年怀素好学上进;第2、3节为第2段,讲的是为什么怀素可以成为有名的书法家;第4节为第3段,讲的是成年怀素的有名。),同时三个部分之间又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1、3段是时间先后关系,2、3段是因果关系,第2段中的2、3小节又是并列关系),因此我的教学流程是这样安排的:从第1节跳到第4节,再教2、3节,对于2、3节的教学先后顺序由学生来定,学生先提及哪一节就先教哪一节。为了在教学中体现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我又找到了一些拓展点,如对“好学上进”“有名”的理解、让学生自由畅谈、写字比赛等,促进了学生对文章深层次的认识和体会。
这节课有两点突出的不足之处:1.在学习第二小节时,我设计了一个用怀素方法练字的环节,我在让学生尝试之前就先做示范。事后想来,这样极大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果能让学生先作尝试,在出现问题后,再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间充分对话,最后实现问题的解决。2.在课文中有这样一句非常重要的话:“他总是先看清字的形状,记住字的笔顺,再一笔一画照着写。”明明是三个步骤,作者用的却是“先……,再……”这样一组关联词。这很容易对学生造成一种误导,尤其是对事物缺乏本质认识的一年级学生而言。所以在“怎么教”的问题上处理得过于草率了。我基于学生的认知能力,设计了“他先,记住,再。”的填空。显然,这从语言文字的角度闲显得很是牵强。倘若当时设计出“他先,(然后)记住,再。”的填空,我想应该会更好些!这是让我很遗憾的地方!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尽量使其完善,使遗憾的地方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