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论不满现状》(2)

时间:2021-08-31

  到老百姓,分了读书人的利益,读书人会得更加不满,起来阻挠改变现状;他们这时候是宁

  可维持现状的。宋朝王安石变法,引起了大反动,就是个显明的例子。有些读书人虽然不能

  得君行道,可是一辈子憧憬着有这么一天。到了既穷且老,眼看着不会有这么一天了,他们

  也要著书立说,希望后世还可以有那么一天,行他们的道,改变改变那不满人意的现状。但

  是后世太渺茫了,自然还是自己来办的好,那怕只改变一点儿,甚至于只改变自己的地位,

  也是好的。况且能够著书立说的究竟不太多;著书立说诚然渺茫,还是一条出路,连这个也

  不能,那一腔子不满向哪儿发泄呢!于是乎有了失志之士或失意之士。这种读书人往往不择

  手段,只求达到目的。政府不用他们,他们就去依附权门,依附地方政权,依附割据政权,

  甚至于和反叛政府的人合作;极端的甚至于甘心去做汉奸,像刘豫、张邦昌那些人。这种失

  意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或自己的一群的富贵荣华,没有原则,只求改变,甚至于只求破坏他

  们好在混水里捞鱼。这种人往往少有才,挑拨离间,诡计多端,可是得依附某种权力,才能

  发生作用;他们只能做俗话说的“军师”。统治者却又讨厌又怕这种人,他们是捣乱鬼!但

  是可能成为这种人的似乎越来越多,又杀不尽,于是只好给些闲差,给些干薪,来绥靖他

  们,吊着他们的口味。这叫做“养士”,为的正是维持现状,稳坐江山。

  然而老百姓的忍耐性,这里面包括韧性和惰性,虽然很大,却也有个限度。“狗急跳

  墙”,何况是人!到了现状坏到怎么吃苦还是活不下去的时候,人心浮动,也就是情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