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原文及读后感(3)

时间:2021-08-31

  我真是一个矛盾的人。无论如何,我们最要紧的还是看看自己,看看自己的孩子!谁也是上帝之骄子;这和昔日的王侯将相一样,是没有种的!

  1925年6月19日夜

  (原载1925年7月5日《文学周报》第180期)

【朱自清《白种人——上帝的骄子!》读后感】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孩子是没有国界的,孩子是最平等的。

  鲁迅在《狂人日记》里发出了近代中国的第一声呐喊:救救孩子,于是,孩子便成了一个世纪来人们共同关注的话题,孩子的教育也牵动着千万人的心。可是,我们又该如何教育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早晨刚升起的太阳,是崭新的希望,每个孩子都是春日初放芽的绿,有用的栋梁;每个孩子都是山河中欢唱的小溪,可爱的天使……每个孩子都有天真的稚气,每个人都喜欢孩子,毫无例外,朱自清先生对孩子更宠爱有加,见了可爱的小孩,就要和他亲热。

  当先生在电车上看到那个“白中透红的面颊,眼睛上有金黄的长睫毛”的那个天使时,本来就喜欢小孩子的先生,就对这样一个天真烂漫的天使,有一欣喜之感。是啊,单是商店那个金头发,蓝眼睛的洋娃娃就吸引了那么多喜爱的目光。又何况是一个真实的天使,有和平与秀美之气,难怪先生要和天使握手。

  也许,人类的意识形态附着于天使之后,天使不再是天使,人的社会地位的差别,贫与富的对立,国与国的区别,种族歧视的存在……于是,这些观念一旦进入孩子的心灵,那灵魂的纯洁,平等被据曲,变得丑陋而又自私。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激烈而又残酷,孩子被现代竞争的压力所负担,于是变得冷漠现而茫然。我们在新世纪继鲁迅先生发出同一名呐喊:救救孩子!还孩子纯真可爱的本性!尊重他们卸下的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