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爱玲《倾城之恋》有感(2)

时间:2021-08-31

  在电影《倾城之恋》中,张曼玉和梁朝伟将这段硝烟战火中的都市爱情演绎得近乎完美,张曼玉优雅的气质和忧郁的眼神亦将女性主义的光辉和人生命运阐释得淋漓尽致。但小说中所蕴涵的苍凉的人生味被电影华丽的视听觉冲击力所颠覆,只有回归到小说文本中,小说中所承载的沉重的人生境遇才能被揭示出来。张爱玲研究者刘川鄂指出:“张爱玲写小说,不论有其本,还是无其本,她总是把人生味放在第一位的。她是一个品位纯正的作家,探索人性,拷问灵魂,揭示文明与人性的冲突是她在小说中孜孜以求的目标。”但这种“人生味”无关乎幸福,而是“对于人生热情的荒谬与无聊的一种非个人的深刻悲哀”,这种悲凉的人生味在《倾城之恋》中表现最深刻的是人性的自私。

  在白公馆,三爷盘光了白流苏的钱就欲将她扫地出门;四奶奶算盘打得比谁都响,算得比谁都清,却反复标榜自己的“高尚人格”:“我是有点人心的,不能靠定了人家、把人家拖穷了,我还有三分廉耻呢!”如此欲盖弥彰更突显了其卑劣的自私本性。在爱情中,范柳原不过是个自私的男子,白流苏不过是个自私的女人,两方面都是精致的人,在和平的日子里相持不下,却是硝烟战火成全了他们。乱世飘摇中相互的扶持和勉励能够增添生的勇气和希望,因此从人性层面上说,这段乱世之恋实质上是为了满足各自活着的自私。人各有私己之心,张爱玲用漫不经心的笔调和高度的艺术技巧将躲藏在慷慨面具下的自私揭露出来,这种人性的自私看似被虚构夸大了,而实际上却是其自身真实的再现。张爱玲笔下的饮食男女千姿百态的情爱世界无非是为了满足一己私欲而相互利用罢了,这是一种看破红尘的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