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小说的荒凉底色(2)

时间:2021-08-31

 二.关于张爱玲小说的底色

  张爱玲小说的底色是:荒凉。

  张爱玲小说荒凉的底色与《红楼梦》的繁华落尽后“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的荒凉一脉相承。“散场是时间的悲剧,少年时代一过,就被逐出伊甸园。家中发生变故,已经是发生在庸俗黯淡的成人世界里。”这是说的《红楼梦》,实际上又何尝不是在说张爱玲呢?张爱玲的小说,写尽了成人世界的庸俗黯淡,突现出无可脱逃的荒凉。

  这荒凉首先建基于张爱玲小说的题材之上,张爱玲小说是日常生活的颓败传奇。她在所有的小说中不厌其烦的描述日常生活的细节,这些“细节往往是和美畅快,引人入胜的,而主题永远悲观,一切对于人生的笼统观察都指向虚无。”

  这是怎样悲观的主题呢?张爱玲以她那双深谙世故的冷眼告诉我们;日常生活不是她作品的题材,而是人生的无奈的宿命。人淹没在日常的细节中,人的灵性,人的活泼与绚烂,僵死在程式化的生活里。每天都做着同样的事情,遇见同样的面孔,谈论同样的话题,时间变得虚幻,一天与一年与一生,没有什么区别。父母亲只盼望着女儿嫁人,嫁了人的女儿又成为母亲的翻版,又接着造人,那小人又会长大,又会重复前人的生活,就这样毫无一点点变异的循环。生命只能局促于狭小的空间,一点点地磨蚀,一天天地萎缩。更为可悲的是,在如此宿命的轮回中,人还找不到一点点理解与同情,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充塞着幻觉、烟幕、热闹、拥挤、陌生、隔阂。大家都做着世俗伦理法则要求的好人,却没有一个能承担具有个体人格的真人命运,人与人之间看似人情味十足,实则充满了仇恨、嫉妒、鄙视、猜忌、冷淡。

  看张爱玲的小说,只能产生那种一地鸡毛的荒凉之感,这种荒凉只是一种局促狭窄的荒凉,不具备那种大漠寸草不生尽管荒凉却也无际的宏浩之感。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得归因于日常生活先在的,琐屑、无聊、庸俗。那么,为什么张爱玲笔下的日常生活以及这日常生活中奔忙的生命如此荒凉而没有一点点暖色呢?我想,这得归源于张爱玲本人内心的荒凉。

  张爱玲的内心是荒凉的,她认为人性是自私的,人与人之间没有情也没有爱,只有欲。因此,她笔下的人物一般都有着强烈的愿望,总是试图抓往一些实在的、物质的形质。这就是说,张爱玲笔下的人生都是物质主义或者说是实用主义的人生,所有的人物并无意于去争取一点点超越性的精神生活,她们除了陷于日常的争斗,攫取、猜忌、提防,竟根本没有其他任何事可做可想,怎么可能不荒凉呢?

  而且, 既然每个人都本着实用主义的人生观去求取一点点可以抓得往的物质依靠,而资源是有限的,人生是有限的,欲望却是无尽的,面对如此悖谬的处境,她们的心怎么可能不是疲惫、迷惘、孤苦的呢?她们在自己家中又怎不产生异乡人的凄楚?寒冷、荒凉,是张爱玲笔下人物的人生宿命。

  张爱玲笔下的日常生活是庸俗、琐屑、无聊、局促的;她笔下的人物又只是将一点点物质实在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人心的荒凉,人性的荒凉,世界的荒凉自是一种美学必然。更何况,张爱玲还总是采用回忆的调子去叙述那些在欲海中沉沦挣扎的人生呢?回忆是时间的荒凉,张爱玲笔下的场景都是时间性的场景。例如家传的首饰、出嫁时的花袄、雕花的家具,重重叠叠的物质的影子间,晃动着沧桑变幻,辉煌衰败,喜怒哀乐,人的面影越来越暗淡,直至虚无。用张爱玲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回忆总是令人惆怅的,过去的美好只会便人感到一切都已完了,而过去的烦恼只会给人再度烦恼。可见,时间的阴影,那黯败的光芒,足以击败一切的抗争与反叛,让人感到彻骨的荒凉。

  荒凉的本质是虚无,除了物质的暗影,人心与人性一片空无,什么都不能留下,这就是张爱玲小说荒凉底色给人最为恐怖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