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小说中的母亲形象(2)

时间:2021-08-31

  这样一类母亲是张爱玲小说中塑造最多的,她们都是“良家妇女”,是传统型的母亲。比如《心经》中的许太太,面对女儿暗恋丈夫,而丈夫又与女儿的同学同居这样一个**的事实,也只是忍气吞声。这个母亲在自己受尽伤害后,还在为自己的丈夫和女儿寻找退路,虽然令人唏嘘,但也不得不说这个母亲的确是生活在家庭的最底层,她不去想该用什么方法来阻止这种状况的发展,而是牺牲自己的尊严来捍卫这个名存实亡的家庭的尊严。说到底,这是一种愚昧。

  2、冷漠自私的母亲

  与庸俗的母亲相比,这一类母亲则是在感情与经济的冲突中,毫无例外地选择地选择了后者。《倾城之恋》中,离了婚的流苏受到哥嫂的排挤而向母亲寻求安慰时,白老太太只是“一味地避重就轻”,让流苏回婆家做寡妇,过继个儿子,为死去的丈夫守节。当流苏趴在床上痛哭着,想抓住母亲作最后的哀求时,却发现母亲不知何时离开了。对于这种“恶意的缺席”,流苏心里终于明白:“人人都关在他们自己的小世界里,她撞破了头也撞不进去。她似乎是魔住了,她所祈求的母亲与她真正的母亲根本是两个人。”

  在《花凋》中,冷漠自私的母亲形象更是被刻画得淋漓尽致。郑川嫦生了病,“郑夫人忖度着,若是自己拿钱给买,那是证实了自己有私房钱存着”,所以她照顾郑川嫦只是出于女性的本能或者是心中那一丝愧疚,全然没有了爱的成分。郑太太对川嫦的情分显然不外乎“**的善”,不然她不会因为“丈夫是哄钱用的一等高手”,害怕丈夫知道自己有私房钱存着,而眼睁睁地看者女儿“一寸一寸地死去”却无动于衷。说到底,这是出于人性的自私。

  那么,张爱玲在创作这一系列母亲形象时是否投射了她的母亲的影子呢?答案是肯定的。由于后母的挑唆,张爱玲被父亲毒打后软禁起来,在此期间,张爱玲身患严重痢疾却无人问津,要不是仆人偷偷给她吃了一些药,她早就命丧黄泉了,而这一切都是冷漠残忍的后母一手造成的。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认为,正是由于张爱玲童年时母爱的缺失才使她的笔下出现如此可怕的母亲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