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雨巷》优秀教案(2)

时间:2021-08-31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及对意象的把握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难点:理解诗中丁香姑娘这个意象的象征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前面学习的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大家可以感受到他的诗词充满豪情、催人奋进,有一种博大雄浑的美感。而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给人感觉截然不同的诗。

  二、整体感知

  1、聆听配乐朗读,并思考:诗歌给人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明确:让我们感觉到这首诗很低沉、伤感,充满着愁绪和无奈

  2.同桌交流,找出本诗的意象。

  全诗共出现了哪些意象?它们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 (1)明确诗中意象有:油纸伞、雨巷、丁香、姑娘、我

  (2)点拨:意象较多,要梳理它们之间的联系,可分解为两两之间的联系——

  ①油纸伞与雨巷 ②丁香与姑娘 ③姑娘与我

  (3)理解油纸伞与雨巷之间的联系:其一,因为下雨,所以撑伞,油纸伞和雨巷在“雨”这一点上联系了起来;其二,雨巷是人物活动的背景,是寂寥的,油纸伞则在这寂寥的背景上撑出了一方自我的天地。油纸伞和雨巷,构成了诗的空间画面。

  (4)理解丁香与姑娘之间的联系

  明确:丁香和姑娘是喻体和本体的关系,这个姑娘有着丁香的某些特点——颜色、芬芳、忧愁(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颜色(白、淡紫:)是冷色调的浅色;香气:是清淡而非浓烈的;忧愁:心门紧闭的丁香结,像一位含愁的少女。

  丁香与姑娘实际上是一个意象:丁香姑娘,意象本身凸显出一种内敛含蓄的古典美。

  (5)理解丁香姑娘与“我”之间的联系

  明确:丁香姑娘是“我”追寻的对象,并非真实的,而是心造的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