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戴望舒与他的丁香姑娘(5)

时间:2021-08-31

我认识你充满了怨恨的眼睛,

  我知道你愿意缄在幽暗中的话。

  你引我到了一个梦中,

  我却又在另一个梦中忘了你。

  我的梦和我的遗忘中的人,

  哦,受过我暗自祝福的人。

  终日有意地灌溉着蔷薇,

  我却无心让寂寞的兰花愁谢。

  这首诗后来被穆丽娟看到,这所谓写者无意看者有心,她就从最后两句中读出另一种味道,谁是蔷薇?谁又是那寂寞的兰花?这就让穆丽娟甚是气愤,认为戴望舒对施绛年依旧念念不忘。前任终究是一枚炸弹,随时都有可能点燃,这是现任妻子无法忍受的事情。前任的包袱加上婚后戴望舒的冷漠,最终摧毁了这段婚姻,穆丽娟也选择当断则断地离开。

  对于戴望舒,晚年地她依旧愤愤不平:

 “ 他对我没有感情,他的感情完全给了施绛年去了。”

  时隔多年,依旧闻到了山西老陈醋的味道~

  唉~

  面对《雨巷》里那个丁香姑娘的原型,我也好奇的去考证了一番,后来在一本传记了翻到了这一段戴望舒的长女戴咏素的话,她说道:

  “ 我表姐认为,施绛年是‘丁香姑娘'的原型。施绛年虽然比不上我妈以及爸爸的第二任太太杨静美貌,但是她的个子很高,与我爸爸一米八几的大高个很相配,气质与《雨巷》里那个幽怨的女孩相似。”

  戴望舒就这样昏昏沉沉地过了两年,在一九四二年的时候,他与同在大同图书印务局的抄写员杨静相识了,两人顿时又是一番热情似火的胶着,一起工作一起谈心一起散步,这让戴望舒似乎找到了生活的乐趣和爱情的美好,比起施绛年的冷漠难攀、比起穆丽娟的低沉不语,眼前的杨静更外向活泼,戴望舒这颗敏感细腻的心顿时又焕发出青春的色彩。在他的诗中,对爱的向往、对美的追求也一并迸发了出来。

  但,面对比杨静大二十一岁的戴望舒,杨静的父母并不感冒,甚至反对两人来往。哪怕是后来到谈婚论嫁的时候,杨家人也还是反对,但此时的杨静却顾不了那么多了,她的心已经被戴望舒虏获,于是,她选择了不顾一切,最终还是选择了戴望舒结婚。

  然而,这并不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婚姻。戴望舒与杨静婚后的生活同样并不如意。闪婚的两人并没有多少感情基础。杨静十六岁,一个懵懂的少女,平时大大咧咧活泼可爱,但她毕竟还是个涉世未深的孩子。而戴望舒呢,中年大叔级别的人了,有过两段遗憾的婚姻,彼此的性格、家庭、习性都不了解,匆忙结婚,婚后必然会因为各种琐事而争吵,两人又都是性格比较冲的人,要想好好地磨合,那就比较难了。

  杨静很快对戴望舒这款大叔不感兴趣了,她认识了一个蔡姓小青年,于是和他打得火热,留得戴望舒一人惆怅。很快,杨静就向戴望舒提出离婚,尽管戴望舒一再挽留,但无济于事,这段婚姻又落下帷幕。

  戴望舒像是一头疲惫的老牛,被三段感情折腾的精疲力竭,摧毁的不止是他那多愁善感的诗人情怀,还有他那早已掏空的身体。

  一九四九年,戴望舒从香港北上至北京,他自己说:“ 我不想再在香港待下去了,一定要到北方去,就是死也要死得光荣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