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复习提纲(2)

时间:2021-08-31

  2.书下注解。

  ①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②患:祸患,灾难。

  ③已:停止,放弃。

  ④如使:假如,假使。

  ⑤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⑥勿丧:不丢掉。

  ⑦蹴:用脚踢。

  ⑧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⑨万钟:高位厚禄。

  ⑩何加:有什么益处。

  3.通假字。

  ①辩:通“辨”,辨别。

  ②得:通“德”,恩惠,感激。

  ③辟:通“避”,躲避。

  ④与:通“欤”,疑问语气助词,相当于“吗”。

  ⑤乡:通“向”,从前。

  二、经典问答题。

  1.用比喻论证提出论点的好处?

  答:生动形象地区别了“生”与“义”的价值高下,使说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便于读者接受。

  2.本文如何论证中心论点?

  ①先采用举例论证方法,举“一箪食”“一豆羹”的例子,从正面论证了义的重要性; ②举“万钟”的例子,从反面论证义的重要性;

  ③对比论证,把“一箪食”“一豆羹”和“万钟”对比;

  ④用“乡”和“今”对比,论证舍生取义的重要性。

  3.列举“行道之人”“乞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例子的目的?

  答:说明行人乞人都可以为取义而舍生,一般人更应如此,以证明舍生取义的重要性,为下文举例形成对比,说明见利忘义应该停止。

  4.文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语句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5.文中体现“人不能见利忘义”思想的语句(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6.文中与“不食嗟来之食”意思相同的句子是(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