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阅读附答案(4)

时间:2021-08-31

《岳阳楼记》阅读附答案9

  阅读《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选段,按要求答题。

  (甲) 嗟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⑴予尝求古仁人之心:____________

  ⑵然则何时而乐耶:____________

  ⑶已而夕阳在山:____________

  ⑷太守谓谁: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⑴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阐明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与他同时代的欧阳修则在《醉翁亭记》中以“乐”字贯穿全篇,抒写情怀。请将下面两个句子补充完整,要求补写后的句子能分别体现这两篇文章的中心。(每句填7个字)

  ⑴范仲淹_______________。

  ⑵欧阳修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文画线句子体现了不同的“乐”意,比较一下这两种“乐”意有什么共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⑴曾经 ⑵既然这样,那么 ⑶一会儿,不久 ⑷是

  2.⑴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⑵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啊。

  3.答案示例:⑴范仲淹为天下先忧后乐。⑵欧阳修与吏民同醉同乐。

  4.自己的欢乐与百姓的欢乐密切相联。

《岳阳楼记》阅读附答案10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嗟夫!予尝求古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2)是进亦忧,退亦忧( )

  (3)微斯人,吾谁与归(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古仁人之心”指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联系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与______________形成了对比。

  4、“微斯人,吾淮与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今社会,有的人过分看重物质和金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而一千多年前的范仲淹却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境界。请结合这两者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居:处、处在

  (2)进:在朝廷上做官(居庙堂之高)

  (3)归:归依

  2.(1)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心理)。

  (2)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迁客骚人

  4.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人同道的思想感情强烈而又含蓄的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意及对朋友的期望之情。

  5.“略”。提示:观点明确,言之成理,阐述清楚即呵。

  (意对即可)

《岳阳楼记》阅读附答案11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

  [乙]杨万里①为人刚而偏②。孝宗③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韩侂胄④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⑤。万里曰:“官可弃,记不作可。”侂胄恚,改命他人。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之日也。侂胄专僭⑥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⑦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⑧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⑨,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落笔而逝。(选自《宋史.杨万里传》)

  [注]①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力主抗金。②偏:固执。③孝宗:指宋孝宗赵昚(shèn)。④韩侂(tuō)胄:南宋重臣,以外戚身份专政十多年,位在左右丞相之上。⑤掖垣:泛指高官。⑥僭(jiàn):超越本分。⑦邸(dǐ):此指官府。⑧族子:宗族里的年轻人。⑨吾头颅如许:意为我头发已白,年已老。

  1.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思。

  (1)微斯人________________

  (2)或异二者之为__________

  (3)由此不见用____________

  (4)遽言侂胄用兵事________

  2.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甲文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乙文中表现杨万里宁可不做官也不屈从恶势力的一句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自己的话概括选文中杨万里和范仲淹的共同点。说说你从他们身上得到的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没有(2)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3)被(4)立刻

  2.(1)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嘱咐杨万里(为南园)写一篇记,许诺(答应)让杨万里做高官。

  3.表达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4.官可弃,记不作可。

  5.忧国忧民。启示:示例一:我要像他们一样,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示例二:我要像范仲淹那样,有旷达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示例三:我要像杨万里那样,保持人格独立,不屈服于恶势力,敢于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