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7篇(2)

时间:2021-08-31

小学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3

  学生朗读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时,让学生采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来理解第二段,通过学生朗读,学生能够自然的把本段的四个意思分给四人小组来读,这样的分工就呈现出朗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所以,本学期创意朗读的设计对今后的生本教学很有益处,要保持下来。

  这是一篇大家对于我来说比较熟知的一篇课文,虽然时隔多年,但读到这篇文章还能让我记起当年教学的一些点点滴滴,一篇老课文,如何教出新意,如何让学生在生本课堂的的暖风下激扬起生命的风帆,我想这是本节课我要努力达到的目标吧。在教学一开始,我就采用视频导入,让学生未学文情先起,铺好了情感,孩子们一开始就能在思想上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迅速地融入到课文内容之中。接下来学习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由于前置性作业的布置比较完善,学生凭借着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对当年圆明园辉煌的景观有了大致的了解,特别是搜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图片,观看《火烧圆明园》的音像资料,对圆明园有了更多、更形象的了解。这篇文字优美,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学生们边品读,边想象,边感悟,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辉煌的景观。尤其是最后一个自然段情感起了变化,带着历史的悲愤,朗读时体现出痛惜、仇恨之情,声调提高。152年前的圆明园是一座皇家园林,即使在当时也没有多少人能够亲眼目睹,那如何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它的辉煌,仅靠语言文字的描写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纪实片,生动再现当年的样子,让学生亲眼目睹,亲身感受它作为万园之园的独特魅力,从而萌生一种强烈的名族自豪感。

  在教学中,可爱的同事们与我产生了意见的分歧,关于圆明园是有谁来建造的问题。在一开始,我也认为应该是帝王所造,可后来我想了想,它应该属于劳动人民的智慧。为何这样讲呢,我们可以联系到《长城》一文,都深知秦始皇建筑长城,课文最后结尾却说:多少个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修筑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这不就是歌颂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吗?同样,能让人很容易深感同受。

小学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4

  《圆明园的毁灭》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题目为“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真是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本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教学效果

  1、题眼入手,激情朗读。

  首先板书课题,在学生的朗读声中我质疑:哪个词语你非常不愿意看到?对,毁灭。这意味着什么?损失惨痛,非常悲伤。好。带着作者的情感再读课题,读来作者命题的内涵。

  2、披文入境,感悟内涵。

  为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感受内涵,此环节分两步走:第一步,出示课件——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标画相关的语句,并在旁白处写下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进一步和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第二步,出示课件——圆明园之前是什么样的呢?标画相关的语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用两个词语简单概括它的地位。学生在读书交流时发现了“举世闻名”“众星拱月”,引导通过抓住描写圆明园的布局,园内构建的重点句子去理解,去感悟圆明园曾经的辉煌,在对比中去熏陶感染学生,激发爱国主义情怀。从课堂交流中和他们的眼神中这一情感目标都得到了实现,对八国联军的强盗行径可谓是义愤填膺!

  3、启发想象,绘制蓝图。

  圆明园可谓是汇聚了中国园林特色的举世闻名的有着不可估量价值的名园。历史不会再现,如果今天让你重新勾画,你会做哪些设计呢?此问题一抛,全班立刻沸腾起来,在一声声出谋划策中将本文的教学推向新的高度,将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的宏伟蓝图进一步勾画出来,家国情怀得到很好的诠释!

  4、熟读成诵,丰富语感。

  学生积累的优美句段越多,感受会越深,到达一定量时表达会更得心应手。所以我指导学生积累背诵描写辉煌的句段,先自己练习背诵,最后以填空的形式考查谁背得又快又准。学生背得兴味盎然,而且速度非常快,准确率也很高。为将来描述美景奠定了语言基础。

二、成功之处

  由课题入手直接激发情感,一下子便抓住了孩子们的心。聚焦问题,自读自悟,自能读书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和提升。最得意的地方便是引导学生对比阅读,将情感推向高潮,接着在创设他们创意的环节,让他们畅所欲言,价值观更加明朗。

三、不足之处

  整堂课下来都是以本为本,没能借助相关资料进行体会。

四、改进措施

  如果再重新上这篇课文,我会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课前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真正将编者的意图落到实处,让我的教学更圆满!

小学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5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讲读课文,要求通过朗读、学习,想象曾经的圆明园辉煌的景观,了解它被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本课教学的成功之处在于:

  一、教学本课之前,我首先依据教师用书,通过研读教材把本课的教学重点锁定在“圆明园的辉煌的过去”(2至4自然段)。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我采用的是抓住关键句,以问题为引导理解课文内容。这三个自然段的关键句分别是:“它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在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学生把这三个自然段读正确、流利,然后边读边想:

  ①为什么说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②为什么说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当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仅仅借助文字无法回答这两个问题的时候,我通过多媒体把课前搜集到的圆明园的资料和照片展示给学生。当学生看完了这些珍贵的影印资料之后豁然开朗,马上答出了上面两个问题的答案。

  二、借助资料,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仅仅通过文字学生是无法想象圆明园当年的辉煌的。如果无法想象当年的辉煌就不能深刻地理解“圆明园”这三个字在国人心中的痛有多深,这三个字带给过人的屈辱有多大。因此,我除了上一个环节的通过大屏幕展示搜集到的资料之外,还通过课件与之相得益彰。学生在这种直观的影像感染下对祖国的壮丽山河与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对祖国丰富馆藏——杰出的艺术品不由得发出声声由衷的赞叹。

  三、因势利导,进行思想教育。在学生受到震撼的时候,抓住“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句话,导出圆明园的毁灭这一部分。这样才能对圆明园的毁灭产生最深刻的感触,对英法侵略军可耻行径感受愤怒与屈辱。然后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回顾祖国的历史,我们能够为自己的祖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做些什么呢?然后让孩子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老师归纳:我们要牢记国耻,明白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富饶,国力富强,才能够避免这一耻辱重复上演。最后,我要求学生全体起立,摸着胸前的红领巾,对着课件显示的总结语起誓:勿忘国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虽然本节课似乎取得了完满的成功,但是静心思考发现,自己还是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对于学生的朗读习惯没有及时地进行纠正。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不但要注意适时指导学生的朗读而且还要高度重视自身的教学语言的风趣与形象,使学生感兴趣,有兴趣,听得入耳,形成师生良好的互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