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毛飞上天》电视剧观后感(3)

时间:2021-08-31

  因此,可不可以这么说:当年的义乌人,如果小富即安、不思进取,就不会有今天的美名扬和新理想。

  三问为什么是义乌?

  当然,创业要成功,事业要壮大,市场要繁荣,光靠 “不忘初心” 和 “精神支柱” 还远远不够,其中 “政策环境” 和“ 发展机遇” 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义乌的 “陈江河、骆玉珠” 们,起步做生意时,恰好又迎来了国家“改革、开放、搞活”的破冰良策,先知先明、敢于开先河的义乌人,犹如被春风吹醒的沉睡之狮,那股想经商、想创业、想致富的热情,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资本主义” 的帽子甩掉了,“投机倒把” 绳索解开,加上 “谢书记、邱英杰” 们好公仆的支持鼓劲,义乌的“陈江河、骆玉珠、冯姐”们都放开了手脚大干了起来。义乌从起初的 “四个允许” 到后来的 “全面放开”,再到 “以商促工、互动发展”;从马路地摊到水泥空心板搭成的摊位;从石棉瓦棚架的新马路小商品市场,到全国唯一的 “五星级” 商贸城;从针线纽扣服装鞋袜几十个品类,到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买不到” 的百万多个品种;从手上提提肩上扛扛的零售买卖,到成批托运集装箱报关的海量批发;采购商从邻近到省外,从国人到老外从而做到 “买全球卖全球”。。。。所有这些,都无不凝聚着国家改革开放好政策带来的结果。当然,任何一项政策法规的制定和落地,从上到下总会有个时间过程,重要的是,敢为人先、敢开先河的义乌父母官们,在国家大宗政策 “正在路上” 还没落地的时刻,就领先抢抓机遇,开放市场,并迅速扩张发展。在外地也起步开办市场时,义乌的小商品市场已发展到第二代、第三代,步步领先,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