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观后感1500字(3)

时间:2021-08-31

  当前,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形成,但要真正实现“不敢腐”、“不能腐”和“不想腐”,还要依靠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的“双管齐下”,持续推进。宁可“得罪千百人,不可辜负十三亿百姓”,对于我们这个把“人民”二字铭记于心的政党来说,反腐败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全剧终。“党员干部来自于人民群众,权力由人民赋予”,以人民的名义,是反腐的内在动力,更是反腐的终极意义。

  人民的名义观后感1500字二

  公职人员若能从剧中获益,那些观后感就会有价值,而免于沦为形式主义。

  《人民的名义》是一部“从生活中来,向生活中去”的剧。剧中的许多情节来源于反腐现实,这部剧播出后又以多种方式对现实产生推动力。

  导演李路说,“现在好多单位都出红头文件了,(要求)集体收看,副处级以上干部七点半准时收看。”据《河南商报》报道,周口市委办公室机关党委发出通知,要求把组织收看《人民的名义》作为学习教育内容之一,并要求结合自身岗位实际写观后感,不少于1500字,不得抄袭、下载或找人代笔。新疆塔城地区下辖的乌苏市还发文要求把观看《人民的名义》作为一项政治任务。

  《人民的名义》播出以来便引发热议。这部剧是面向大众制作播出的,所以在严肃议题之外也添加了一些娱乐性的内容。一部大众剧成为党员干部的教育材料,或许在片方的预料之外。组织观看、写观后感,其实也体现出了这些单位对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视。

  《人民的名义》虽然“尺度大”,某些细节也挺真实,比如将人民币堆满一面墙、装满整个冰箱的赵德汉就被指有现实原型。尤其是一些“大尺度”台词更被舆论视为反腐剧的重要突破,为舆论所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