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民的名义观后感(2)

时间:2021-08-31

  《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除了跌宕的剧情、精彩的表演,更重要的是在反腐倡廉的时代大势下,深入、深刻、真诚地演绎了反腐进程中的官场生态。给这部反腐剧“点赞”,正是公众对反腐倡廉的正面回馈。

  “赞”它的真实可信。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平时根本无法见识到官场上的官员们是如何博弈的,但在《人民的名义》里,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权力角逐一一展现,无论是高育良“微笑里的杀机”,还是李达康自带的“眼神杀气”,表面亲和的背后,是权力的角逐。“拍马屁”的公安厅长祁同伟更是让观众大呼“可笑”之余,看到了官场上溜须拍马的真实嘴脸。《人民的名义》这部剧尺度之大,令人震惊,却也同时体现了它真实可信的一面。

  “赞”它不走寻常路。在以往的反腐剧里,好人坏人一目了然,就像戴着面具一般,贪官的贪腐行为更如模板一样定格于观众面前,但《人民的名义》打破了传统的表演套路,每个贪腐分子背后都一个复杂的综合体,表面上勤勤恳恳、一心追求GDP发展的李达康,却在讨论如何处理逃跑的副市长丁义珍时“两头糊弄”;而每天笑眯眯的省政法委书记高育良,也有可能成为吃人的“老虎”;在剧中表现强势的公安厅长祁同伟,私里下与可疑商人高小琴之间的“猫腻”也令人存疑。此剧每一集都像是一部悬疑剧,不到最后一刻,谁也猜不出最后结局,让人欲罢不能。

  “赞”它的走心。现在大多数的年轻人都在喜欢玄幻、网络、小鲜肉,《人民的名义》却以政治剧赢得了年轻人的追捧,就是因为它的走心。从两亿多现金的场景设计,到赵德汉痛哭流涕地的讲述自己收贿的“小本本”,整个过程没有轻描淡写,而是以“一堵墙、一张床、一个冰箱”的具体细节呈现出来,把衣着朴素、真实贪婪的“双面贪官”描写的惟妙惟肖。每个人物,从出场开始到具体场景,都像是在做自己,而不是在“演戏”,每个情节,从情景设计到剧情发展,没有任何规避与尺度上的考量,而是将真实的人性与现状告诉观众。如此走心的电视,怎能不赢得观众的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