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徐志摩《沙扬娜拉》一诗看现代抒情诗的结构特点(2)

时间:2021-08-31

 二、徐志摩与中国五四新诗

  诗歌的结构主要是指意象的结构方式与组合方式。也有诗歌词句之间的结构。意象是诗歌中一种最小的元素也是诗中最活跃的基本元素但诗人要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就要将意象按一定的规则有秩序地组合起来诗人的高明不仅在于发现和创造意象更重要的表现在诗人组合和结构意象的技巧。

  初期白话新诗的语言不是半文半白,就是自得像白开水一样一清见底,没有艺术的精度、厚度和纯度,不仅语言单一,而且体式单调,比如,胡适的诗多是古体与自由体的杂糅,冰心的诗基本上是一种小诗体,而徐志摩的诗体结构形式却是数不胜数的。

  朱自清所说的那样,它是一道“跳着溅着不舍昼夜”的“生命水”,润泽着艺术花园成长中的浪漫主义诗歌;它如精神宝库一样,滋养、导引着后来人去爱诗、爱美、爱生活。

  黑格尔在讲到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时强调说:“艺术的内容是理念,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艺术要把这两方面调和成为一种自由的统一的整体。”

  徐志摩的诗歌有了更为多样的结构方式。他的诗体形式是自由体与格律体的结合,是象征体与民歌体的统一。其诗追求“情的汹涌”,同时又力求和谐与自然,达到了诗情与形式的高度统一。

  五四时代的特点是破坏多于创造。就诗歌而言,无论在思想,内容,结构,形式上都有很大的欠缺。中国新诗是在引进西方自由体诗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创始期旧体诗的势力过于强大新诗人就采取一种坚决的反抗态度对待它于是当时的诗人自己割断了与旧诗的联系至少表面上是这样因此初期新诗在艺术上是缺奶的。徐志摩与闻一多等诗人出现在诗坛上中国新诗的艺术体式与艺术技巧才有了一点亮色,和闻一多比较起来徐志摩的诗体式更加多样语言更加华美有度技巧更加新鲜独到加上诗情的空灵想象的奇特气质的柔美情绪的更有幅度意象的更有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