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真的不爱林徽因吗?(2)

时间:2021-08-31

  可以看见,梁启超毫不客气的指出徐志摩对林徽因的爱恋不过是自己的意淫。而真实的林徽因远没有他意淫的美。

  相比之下,林徽因更具智慧。择一人而终老,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林徽因初遇徐志摩时只有16岁,可能会被诗人的性格、热忱和他对自己的狂恋所迷惑;而诗人的爱与热情,总是让她有种不可信任的直觉和脱离现实生活的距离感。

  徐志摩的浪漫与飘逸是林徽因所欣赏的,但也是她所无法把握的,好比蔷薇般的美丽,只能在回忆中触碰,一旦与之朝夕相伴,便只能如芒刺在背。这几乎是嫁给徐志摩的必然命运,林徽因不要这样的命运。

  拒绝做另一个人痴爱的幻象。这才是林徽因拒绝徐志摩的真正原因。就像那部讲英国诗人迪伦·托马斯的电影《爱的边缘》里,男主青梅竹马的朋友维拉在结尾处对男主说的:

  "离开你的妻子,和我一起生活,你能做到吗?你想念的是那沙滩上那个十五岁的小女孩儿,根本不是我。你有的不过是你的想象,以及诗歌,而我,得真实地活着,你不能让我感到我是活着的。”

  林徽因不是陆小曼,深知生活比爱情更为宽广。事实也证明她是对的。陆小曼和徐志摩结婚后,两人经常为琐事斗气。但林徽因却娴静优美的度过自己的岁月,投身建筑事业,文作斐然。

  有人说,徐志摩的悲剧,源自于他诗人的想象:张幼仪之于徐志摩,是一个想象中的张幼仪,一个旧时代的牺牲品和代名词,一个遵父母之命传宗接代的工具而已;

  林徽因之于徐志摩,是一个想象中的林徽因,轻轻地来,轻轻地走,因现实中求之而不得,故能始终在诗人的幻想中保持无限美好;

  陆小曼之于徐志摩,更是一个幻想中的陆小曼,她与他都要反对那封建的婚姻,在对新时代的不倦追逐中,两个人各自带着对对方似真非真的想象结合,最终走向一个不了了之的结局。

徐志摩真的不爱林徽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