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容散文《快乐的树》(2)

时间:2021-08-31

  当然,也有一些专家们认为,十岁以前的孩子,若能注意地加以训练,他们在绘画上的表达能力会大为增强,就是三、五岁的幼儿,也可以得到一些帮助。可是,我一直有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要训练他们?用什么观念与方法训练他们?以什么标准来衡量他们作品的好坏?”

  对一张成人的作品,我们常爱用“色彩丰富”、“构图有趣味”、“技巧纯熟”之类的话来赞美,这样来赞美一张你喜欢的画是可以的,但是,假如以此为标准来评判其他的画则是不可以的。因为一个人画出一张画不像演算出一个数学题,是没有任何规则可循的。我们对“艺术”这两字常带有一种微妙的情绪,就是因为我们希望它是与日常生活不相同的,能给我们以一种安慰和超出不凡的感情的东西。那么,我们为什么又一再地以世俗的规范去衡量他呢?

  而对于一个稚龄的孩子的作品,我们更不应该定出一个标准了。用成人的眼光,我们只能说,他画得非常“可爱”,或不太“可爱”。假如在一个班级里,有的孩子因为家庭幸福,不太受束缚,因而在画图时也能放心大胆地用颜色,使整个画面充满了光辉,而另外的一些孩子,因为生长在不幸福的家庭里,心里有很重的压力,因而画出一些很冷很乏味的作品,那么,我们能给前者第一名,给后者最后一名吗?这样的评审公平吗?就算在同一个家庭里,假如一个孩子天性好动,他的画面构图常常极为活泼有力,而另外一个孩子生性畏羞,画起画来也总是很拘谨,那么,你能说前者比后者有绘画的才能吗?你如何能够看出他们内在的真正的潜能?你又如何能预知他将来的命运呢?

  说到这里,你们一定会有疑问了:“那么,母亲到底可以做些什么呢?”亲爱的朋友们啊,我们可以做的事情可多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