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那狗(短篇小说)(2)

时间:2021-08-31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陶川正是“怀春恋爱”的年纪,无奈那些眼珠子朝天的大姑娘们愣是眼边子没瞧他,生生把他造进了“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光棍汉队伍里。这能埋怨陶川吗?不能,要埋怨,也要埋怨那些大姑娘们没长一双慧眼!你说陶川长得不咋的?大错!你瞧吧,陶川虽不虎背熊腰、魁梧伟岸,也是一表男人身材;方脸盘,高鼻梁,眼睛虽然不是炯炯有神却大大的;三天不说一句话,却不讨人嫌;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杂七拉八的坏毛病一样儿没有,只知埋头干活儿过日子。这样的男人,别说在高山镇,就是在全中国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到的。他要比那些穿得人不人鬼不鬼、头发染成黄绿赤橙青蓝紫、天天晃荡在街头的痞子男们强一千倍一万倍!愚鲁点怕啥,木讷点,又何罪之有?对牛情有独钟,那是敬业,唉,可惜大姑娘们都瞎了眼珠子了!

  改革开放后,陶川也不外出打工,他说怕人家骗他,不给他工钱,于是就在家种地、养牛。农忙时,把牛圈在家里养;农闲时,戴上斗笠,拿上放牛棍,赶上自家的三五头牛,吆吆喝喝,甚是惬意得很。一年里,母牛们下上两三头牛崽子,喂养上一年后,买牛的牲口经纪找上门来,一番讨价还价后把牛牵走,红红绿绿的大票子就揣进了了陶川的怀里了,每年下来种地、养牛的收入也得有两三万存入陶川的存折里。

  那一年里,陶川忽发奇想:自己应该养一条狗了!养一条狗,不光可以与自己作伴,还可以加以调教帮着自己放牛。冒出这一念头儿,陶川的眼睛霎时亮堂起来,立马就在眼前出现了一幅纯美的画面:青绿的山坡上,游动着六七头大小不等的黄牛;一个头戴斗笠的放牛人,手持放牛棍,咋咋呼呼,吆吆喝喝;一只白狗,窜上窜下,跳跃奔跑……是的,一定要养一只白色的狗,陶川美美地想,山是绿的,牛是黄的,人穿蓝衣,狗儿是白的,色泽搭配和谐,这就是天然的一幅画儿!即便是狗儿跑到远处,漫山遍野的青绿之中跳跃着白色的狗儿,那也是万山青绿一点白啊!陶川高兴起来,他为自己有生以来产生的最美想法而高兴,他哼起了几句连他自己都不知名儿的曲子,他甚至觉得自己是个画家,是个诗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