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文《小石潭记》教学设计范文(3)

时间:2021-08-31

四、多角品读(细细的理)

1、自主完成(投影显示)下列问题:

  ⑴ 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请用译文回答。

  ──隔着茂密的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也欢乐起来。

  ⑵ 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一整块石头做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⑶ 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散在石上,静止不动;忽然向远处游走了,往来很快。

  ⑷ 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

  ──潭的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没有人家,使得心神凄凉,寒气透骨,感到悲哀深沉。

  ⑸ 文中哪些句子写了石?请说明理由。

  ── 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影布石上这些句子写了石。(明写) 闻水声,如鸣佩环其岸势犬牙差互(暗写)文中描绘的景物无不浸透着石的气息。全石以底、卷石底以出说明这个潭的确是个石潭。如鸣佩环形容声音嘹亮,说明石潭的不一般。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写出了翠蔓附石而形成的优美形态。影布石上借印在石上的鱼影表现水的清澈透明。犬牙差互不仅摹出了两岸的形,而且描绘出了两岸的神。凄神寒骨不尽是石的冰凉,不容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优伤、悲凉的心境。

  ⑹ 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清说说本文写作思路。

  ──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投影显示)

2、教师提出各种专题,供五人学习小组选择,并引导讨论:

  ⑴ 浓郁的愁、清雅的景,怎样融汇成了一幅幽雅深邃的水彩画。

  ⑵ 描写的视角转换(镜头与画面)。

  ⑶ 文中的石与文章的命题立意。提示:注意暗写。

  ⑷ 文中的水。

  ⑸ 文中动与静的配合。

  ⑹ 文中对比与烘托的运用。

  ⑺ 短句与浓郁的愁、清雅的景(景与情)。

  ⑻ 文中乐与凄的关系。

  ⑼ 文中清含义。

  ⑽ 描绘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