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阅读答案(4)

时间:2021-08-31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9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 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

  [乙]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丙]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注:①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 白帝城,忽闻赦书,旋即放舟东下江陵,写下此诗。)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分)

  (1) 虽乘奔御风 (2) 潭中鱼可百许头

  (3) 其岸势犬牙差互 (4)以其境过清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⑵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小题3】《早发白帝城》和《三峡》,同样写猿声,其作用有何不同?(4分)

  【小题4】[甲][乙]文中划线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描写方法上有何相似的地方?(3分)

  【小题5】下面句中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⑴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⑵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答案

  【小题1】(1)即使(2)大约(3)像狗的牙齿一样(4)因为

  【小题2】(1)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影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2)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小题3】《早发白帝城》用猿声衬托行船的快和作者的心情,《三峡》用猿声带哀转久绝表现峡谷 幽长的特点,渲染了秋天三峡的萧瑟气氛。

  【小题4】[甲]文中句子写出三峡水流湍急、水势险恶的特点。[乙]文中突出了小石潭的清澈。

  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

  【小题5】(1)从字里行间流露出轻松喜悦之情。

  (2)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压抑、忧伤的思想感情。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10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7—20题。(共10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 ,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石潭记》

  【乙】钴鉧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①游也,一旦款门②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③之委积④,既芟⑤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⑥以缓祸。”予乐而如其言。则崇其台⑦,延其槛,行其泉⑧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潀⑨然。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⑩。孰使予乐居夷○11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

  ——《钴鉧潭记》

  注:①亟(qì):多次。②一旦款门:一天早晨来敲门。③私券:私人借据,指债务。④委积:积累,堆积。⑤芟(shān):除草,这里指开荒。⑥贸财:换钱。⑦崇其台:把台再修高些。⑧行其泉:沟通泉水。⑨潀(shōng):小水流入大水的声音,这里指水流到潭里的声音。⑩迥:辽远。○11居夷:居住在边远地方。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

  (2)斗折蛇行( )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19.有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也印证了这句话?请作简要分析。(3分)

  20.以上两文都为柳宗元所作,都写了潭,但有所不同:前文主要突出景物的__________,后文主要突出景物的清秀;前文抒发了作者_______ 的情感,后者透露了当地农民_______的生活境况。(3分)

 参考答案:

  17.大约;像北斗星一样。(2分)

  18.(1)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2分)(2)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2分)

  19.作者先看到小石潭的景色是乐的、愉快的,但想到前途的艰险与渺茫,小石潭在他眼中则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恰好是作者心中孤单寂寞的投影,所以“一切景语皆情语”。(3分)

  20.清幽 凄苦 困苦 (每空1分,共3分)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11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ī)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元结《右溪记》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 以其境过清 ( ) ② 不可名状 ( )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12.两文各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4分)

  甲文:

  乙文:

  13.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2分)

  10.答案 :① 因为 ② 说出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1.答案 :① 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② 美好的树木与奇异的山竹投下的阴影,互相遮映。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2.答案 :甲文:清澈透明,侧面(间接)描写 乙文:水流湍急,正面(直接)描写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3.答案 :借景抒情 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

  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