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读后感(4)

时间:2021-08-31

  小石潭记读后感10

  《小石潭记》,这是中唐杰出的文学家柳宗元所写的一篇散文,在写这首散文的前夕,被贬为永州司马,并被贬了十年。之后,心情就一直很郁闷,无可事事,所以就游山玩水欣赏自然风光来排遣心中的愁闷,写下很多诗词,把自己的不幸遭遇和心胸气度寄托其中。《小石潭记》便是其中著名的一篇。

  《小石潭记》全篇以写景为主,在一片茂盛的竹林中,有一汪清澈的小潭,潭中鱼儿自由自在欢快的闹着,看到这样清幽美丽的景色,与我同行的几乎都不在了,只剩下我凄凉的心境和这凄凉的景色融为一体。

  文章语言也很恰如其分,比如“皆若空游无所依”用“空游”两字形象的写出水的透明,又像“斗折蛇行”只有四个字,却用了两个比喻,写出静态和动态,言简意赅,写出了作者经过观察后独到的体会。

  初读这篇文章还有一个疑问,作者在倒数第二段写出四周竹导语:面对人生,也许心中充满感悟,但有时候千言万语,也比不上一句简洁的话。下面小编给大家收集整理了1句话的人生感悟,希望大家喜欢。树环合,寂寥无人,为何又在最后一段专门再点明同游的还有很多人?这岂不是互相矛盾了。再读一篇,我似乎懂了作者的意思,作者写得很巧妙。在这种凄凉的景色中,我忘却了其它人的存在,从而来突出自己寂廖的心情。

  这样美丽的景色,开始令作者忘记了被贬的凄凉,随着景致的深入,小石潭的寂寞、凄清、幽凉令作者触景生情,抒发了被贬后失意的情感。

  从这段阅读经历中,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在读书过程中,要敢于疑问,再认真思考,不管后来解决了这个问题没,你都收获了一个思考的过程。

  小石潭记读后感11

  小石潭以其奇异之美吸引了被贬的永州司马,让他有了很多的留恋,却又以其凄清幽邃让他有了强大的凉意,最终匆匆绕开,带着一份心悸的唏嘘。

  你也许要说柳宗元这是怎么了,这么点凉意怎及得上《江雪》中那冻彻天地、令人无处可遁的酷寒呢?而且这次旅途之中还有几位兴致盎然的同行者呢!为什么在小石潭处是仓促躲开,而在江雪中却是留给我们倔强的背影,孤独地用一根细弱丝线去钓那整个冰坚寒骨的世界呢?

  掩卷而思,柳居士似迎面走来,带着刚刚因政治打击而受伤的心灵走来,难掩痛苦和焦虑。他的心在滴血,一种深秋般的凉意袭卷着他的身心;是一种已深植于骨髓的文化精神让他找到了仍然洒脱挺立走来的自愈药方:那就是去和慈祥的自然老人说说话,从自然的清丽、独立、峻朗之中感寻找生命的坚挺动力。于是他开始了他的寻访自然之行,也是医愈伤痕之旅了!

  这时他与小石潭邂逅了,几乎要擦肩而过,是小石潭清脆的声响让他找到了青春般的活力。他急切地“伐竹取道”而来,在欣赏了一段时间小石潭的美和趣后,其彻骨的凉意也完成了从他的皮肤到骨质之间的渗入行程。他这时打了一个激棱,这太熟悉的凉意又勾起了他小心翼翼掩藏了的受伤心灵的温度,那是他不愿意也不甘心再去抖落的那份生命的苦楚。所以,不要责怪我们的文人内心的脆弱。他想象着这样的政治灾难只是一次短暂的人生磨难,他对这个世界是充满希望的。他认为这只是一次接错了线头的短路,国主马上就会重新接通冒过火的神经,来掠去他身上的凉风凄雨,洒一片阳光过来。所以,他要保护好心的热度,等这一片阳光来时好快节奏地去适应,能第一时间去治世救民!至于到了写《江雪》时,人生的打击已接踵而至,他周围的环境已是冷至深天、冰及厚地的严冬。这时,他对阳光的期望已彻底放弃,他要完成的是一次令人心痛的愤世疾俗的抗争了!

  所以,《小石潭记》中“凄神入骨、悄怆幽邃”的不胜凉意,正显示着一颗还是热的、充满期望和希冀的赤子的心,请不要随便用一些“无奈”“脆弱”类似的词语,量低了这位有志仕者心的温度。

  小石潭记读后感12

  在你的《小石潭记》中,描绘了一个多么美丽的如人间仙境般的地方埃那儿有白玉般干净,清澈的小溪水,水中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似天上的鸟翱翔在无边无际的天宇下。清晨,当阳光开始照入竹林中,苍翠的竹子和翠绿的藤蔓相互缠绕在一起,透过微微的晨光,在清风中随风飘拂。当阳光照在溪水中时,水波点点,闪烁着光芒,好像是金子发出的耀眼亮光。溪路蜿蜒,斗折蛇行,溪中石块千姿百态,各色各异,这真是每个人心中所梦想的人间仙境啊!

  在这美丽的风景中,如果是我,一定会好好的玩一番,尽情放松平日紧绷的神经。让大自然用它的清新和活力为我洗去疲乏,注入能量。但是,此时此刻,这幽美的山林在你眼中却仿佛成为了凄神寒骨之地,这与世无争的佳

  地在你看来似乎也成了寂寥无人、不可久居之所。甚至于你只是想把它变成一个记忆。

  看到你这样,我也有些难过了,我不由得想起了陶渊明,想起了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许我们可以学学他,将这山林中的悠然自得、与世无争当做一种享受,变成一种境界。

  小石潭记读后感13

  这篇文章原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的第四篇。《永州八记》是柳宗元贬居永州时漫游山水的游记散文,作者接描写自然山水来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和对现实的不满,把高洁的人格美和清幽的自然美融为一体,推动了中国古代游记散文的发展。

  文章对潭中的游鱼寥寥刻画几句,准确的写出了潭水的空明清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描写潭水的清澈。此外,文中写潭中游鱼的笔法及妙,没有涉及到水,只是说鱼则“空游无所依”写出了水的透明鱼的生动都各尽其妙。

  文章第四段描写了小石潭幽深、寂静的景色和气氛。在这种境界里,流露出作者贬居生活的孤妻悲凉。这让我们可以体会到封建社会中进步文人的痛苦心情。

  本文是一篇充满山水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先写所见的景物,然后着重描绘了游鱼和潭水,再写潭上景物和自身的感受。借景抒发了自己在寂寞中悲凉凄苦的情感。全文寂寞清幽,看似写景实则写心,是一片情景交融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