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考试真题(6)

时间:2021-08-31

  2008年湖南省郴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

  【文段一】

  〖甲〗              岳阳楼记(节选)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小石潭记(节选)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2.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②微斯人

  ③以其境过清            ④乃记之而去

  A.探求 稍微 冷清 离开       B.探求 没有   冷清 离开

  C.请教 没有 清白 走了       D.请求 一点点  冷清 离开

  13.辨析下面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居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不可久居

  B.是  是进亦忧,退亦忧       问今是何世

  C.去  乃记之而去          游人去而禽鸟乐

  D.异  或异二者之为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4.对下列语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或异二者之为            译:不同于以上两种行为。

  B.处江湖之远             译:住在很远的江湖上。

  C.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没有这种人,我追随投奔谁呢?

  D.以其境过清             译:这里的环境有青青的草。

  15.对以上两个文段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这句话朗读节奏的划分是“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运用了对偶、排比的修辞手法。

  C.甲文中关于“先忧后乐”的名句常常被今人用来抒发自己伟大的政治抱负。

  D.〖甲〗、〖乙〗两文的作者范仲淹、柳宗元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文段一】l2.B  l3.B  l4.C  l5.C

  2008 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通辽市、兴安盟、呼伦贝尔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一)阅读下文,回答5 - 8 题。( 8 分)

  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5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 分)

  ( 1)水尤清冽 尤: (2)悄怆幽邃 悄怆:

  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伐(1)伐竹取道 (2)齐师伐我

  B.去(1)乃记之而去 (2)停数日,乃去

  C.其(1)不可知其源 (2)其真无马邪

  D.以(1)以其境过清 (2)属作文以记之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 分)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文:

  8、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2 分)

  答:

  (一)5 、 ( 1) 尤:特别(2 )悄怆:优伤的样子6 、B 7.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翻译完全正确的得2 分,“斗”和“蛇”两个词意义没落实的扣1 分)8、幽深冷寂,孤凄悲凉(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