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三权分置的意义

时间:2021-08-31

  所谓农地的三权,是指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也就是说,原来的承包经营权一分为二了,承包权还是归农民,经营权可以流转,经营权可以流转给非农户。下文是农地的三权分置的意义知识,欢迎大家阅读与了解。

农地三权分置的意义

  农业政策解读之三权分置的重要意义

  第一,它丰富了双层经营体制的内涵。双层经营体制是农村改革开放之后确立的基本制度。从“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置”,从集体所有、农户承包经营到集体所有、农户承包、多元经营,应该说“三权分置”展现了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持久活力,它是不断往前走、不断发展的,因为它涉及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是农村的重大改革,重大政策。小规模的一家一户的经营有它的基础性意义,同时也面临着规模小、竞争力不足、现代因素引入不畅等问题,通过这个制度设计,既保持了集体所有权、承包关系的稳定,同时又使土地要素能够流动起来,所以说它使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了新的持久的活力。

  第二,开辟了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径。实行“三权分置”,在保护农户承包权益的基础上,赋予新型经营主体更多的土地经营权能,有利于促进土地经营权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从而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这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挥适度规模经营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引领作用,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开辟了新路径。

  第三,丰富了我们党的“三农”理论。“三权分置”实现集体、承包农户、新型经营主体对土地权利的共享,有利于促进分工分业,让流出土地经营权的农户增加财产收入,土地承包权是一种用益物权,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规模收益,所以它是充满智慧的制度安排、内涵丰富的理论创新,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因此,“三权分置”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魅力,是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的重要内容,为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对农民的四大好处

  从我国建国以来,我国的土地改革制度主要有三次大的变迁,第一次就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结束封建地主所有制实现“耕者有其田”,第二次是50年代中期将农民土地个人所有制改造为土地集体所有制,第三次70年代末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从2013年逐步推进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也是我国近期土地制度的最大一次变迁。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再次规范农村土地三权分置。

  那么什么是三权分置?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是指在农村家庭承包基础上,坚持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不变,农村集体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分离成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从而形成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并行分置状态。而现在推行的农村土地确权只的就是

  那么是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好处是什么?

  1、扩大种植规模,促进农业发展。农村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后,农村土地流转的速度将会加快,土地的生产规模将会扩大,想种地发展农业的农民能够获得更多的土地,进行规模化的农业生产,发展多元的新型农业经营,让农业变成聚宝盆。

  2、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农村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后,农民享有土地承包权,而土地经营权流转后,农民能获得一定的流转收益,增加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3、土地不再成为农民的束缚,农民可以选择进城打工增加收入。三权分置后,农民可以选择不种地,把土地流转给其他人,自己外出打工赚钱。

  4、减少土地纠纷。完善土地法律制度。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将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等制度产生连带作用,并经过相应的制度修改、制度调整、制度设计、制度完善等来满足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需求。

【农地三权分置的意义】相关文章:

1.林业三权分置

2.三权分置意见

3.三权分置对三农的影响

4.农村土地三权分置

5.三权分置什么意思

6.三权分置 英文翻译

7.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图解

8.关于三字经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