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讲课稿及课后训练(2)

时间:2021-08-31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教学难点:理解诗中哲理和意境。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慧曾说“差的教师只会奉送真理,好的教师则教给学生如何发现真理。”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朗读指导法、阅读思考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这节课,我将采用谈话法进行导入。一上课,我会这样提问:同学们,即将到来的十一假期,大家有什么安排呢?让同学自由回答,把话题引向“旅行”。说起旅行,我们国家的名胜古迹可是数不胜数。单说山,就有很多,但在群山之中,当属“五岳”最有名,正如“五岳归来不看山”。那在五岳之中谁的名气最大呢?明确:泰山。从而引出课题并板书。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和强烈的求知欲,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

  (二)初读感知

  首先,教师范读,请学生注意听这首诗的节奏并强调第一句中的多音字“夫”读第二声,表疑问语气,无实在意义。

  然后请学生自由读,指名读。接着请学生借助课文注解和工具书,理解古诗基本内容,并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不懂的字词,理解诗题和诗意。小组内解决不了的提出来老师解答。

  设计意图:自读自悟,展示图片,创设情境氛围,让学生领略到诗人蕴含于景物中的凌云壮志、万丈豪情。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有对初中古诗学习的要求是能助注解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