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古诗中的声音意象(2)

时间:2021-08-31

  二表现自然话语的声音意象

  王维的诗歌中,小溪流泉,深谷鸟鸣,高山滴泉,各种自然精灵,可谓应有尽有。这些声响时而独奏,时而合鸣,时而切切隐隐,时而欢快流畅,总在向世人展现可感可叹的田园生活。比如《山居秋暝》这首诗,大约写于诗人隐居辋川时期: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作者用他那善听的耳朵捕捉生命中每个跳动的节拍。声音意象在这首诗中发挥着奇特的作用,借助它,诗人勾勒出了一个爽洁而雅淡的山林世界,也创制出一种别具一格的艺术境界,从而实现了哲学与生命的诗化飞跃。

  王维还善于运用汉字中的单字自由组合的功能,变平常为奇幻,变腐朽为自然,从而给普通的文字中注入个人感觉和哲学的意蕴。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在这方面,常用的手法是词序和词性的变异,在王维的诗歌中,不乏竹子和莲花成了主语的情况。但是竹子如何会喧哗,莲花又怎么会自己摆动?“喧”、“动”用得奇特,无生命的草木顷刻间精神抖擞。“竹喧”、“莲动”之句,声音意象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是作者有意去刻画的,而是自然清新地呈现在诗人的面前。诗人诗意的山居生活同样也跃然纸上。这样,原诗的艺术品味和艺术价值得到显著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似乎对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好奇的眼光。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积雨辋川庄作》),此处声音意象的魅力更加动人。水气弥漫的田野上,来回翻飞着洁白的白鹭,夏日葱茏的树林间,不时传来黄鹂的婉转鸣叫。诗人对声音的应用极具匠心。在积雨空的天色之下,展现的是一片墨绿水田,映衬着白鹭的白、黄鹂的黄。更妙的是黄鹂的婉转叫声给一片静穆更添了几分生机和活力,更让人觉得仿佛身临其境。通过诗人的表现,静中有动的田园图使读者回味无穷。又如“啼鸟忽凌涧,归云时抱峰”(《韦侍郎山居》),友人突然来拜访,诗人遂陪同他在山间游玩。好水好花,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景色自不必说,单单是一声鸟鸣,搅碎满涧的空寂,就让人体会到一种独特的意境,让人难以释怀。“啼”字以动写静,动静水乳般交融。诗句在铺排视觉界面同时,拓展了声响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