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诗词渭川田家鉴赏(2)

时间:2021-08-31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柴门外,一位慈祥的乡村老人拄着拐杖,正迎候着放牧归来的小孩。这位老爷爷真是太挂念小孙孙了。朴素的散发着泥土芬芳的深情感染了诗人,他似乎也分享到了牧童归家的乐趣。顿时间,他感到这田野里的一切生命,在这个黄昏时节,似乎都在思归,都要回家。不是吗——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雉”,野鸡。“雊”,雄雉鸣,也泛指雉鸣。“秀”,谷类抽穗开花。

  吐穗的麦田里,传来野鸡阵阵啼鸣;桑树林的桑叶稀稀拉拉,那是因为蚕儿们吃饱了,开始吐丝作茧,营造自己的安乐窝。

  在一天行将结束时,乡村的各种动物都已找到自己的归宿。那乡村的人呢?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田野上,农夫们三三两两,扛着锄头归来。他们在田间小路上碰在一起,亲切地交谈着。辛勤的农夫们在这个时刻是最快乐的,不仅因为一天的辛劳结束,可以回家休息了,也是因为看到正在吐穗的麦苗,满怀着对丰收的希望吧。

  同样写晚归,王维笔下的农夫是“相见语依依”,轻松快乐;陶渊明却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清晨就去除草的陶渊明,到了月亮升起才回家,走在田间小路上,衣服都被夜露打湿了。这种亲自耕作的辛劳、艰苦,王维自然没有体会。他眼中的乡村生活,只是一片淡泊无拘、恬然自乐,让他心向往之。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式微》是《诗经》里的一首诗,诗中反复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意思是:越来越坏,越来越坏,你为什么还不回来?

  面对农夫们悠闲安逸的生活,诗人很是羡慕,然而,他只能满心惆怅地吟吟《式微》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