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从军行其六的解析(2)

时间:2021-08-31

  王昌龄,山西太原人(一说京兆长安人),约生于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约卒于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科,但仍然命途多舛,只授一个从九品的汜水尉职务,735年又因事贬至岭南(今湖南南部的桂阳)。开元末逢玄宗大赦天下,他才得以返回长安,天宝元年改授江宁丞(江宁,今南京。他因此被人称为王江宁)。天宝八年,被谤谪龙标尉(龙标,今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市。他也因此被人称为王龙标)。安史乱起,渔阳鼙鼓宣布了一个时代的终结。唐玄宗避于蜀地,太子李亨在甘肃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他照例大赦天下,王昌龄因此离开了困居八年之久的龙标。他在去北方的路上,在亳州(今安徽亳州)被拥兵自重的亳州刺史闾丘晓所杀,时年不足六十。“才如江海命如丝”,陈独秀的这句诗,足以概括王昌龄悲剧的一生。

  王昌龄的遭遇是不幸的,但他的诗,尤其是他的绝句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诗酒风流的文坛佳话,其真实性虽有人质疑,但“绝句圣手”“诗家天子”,这些无论当时还是后世对王昌龄的褒扬却是实至名归。

  与王昌龄同时代的殷,是盛唐诗歌在理论上的代表。在他编著的盛唐诗选《河岳英灵集》中,王昌龄成为作品入选最多的诗人,王维李白分别以十五首和十三首屈居其下。自然,连杜甫的诗都没有选录一首的《河岳英灵集》毕竟有它的局限,但晚于王昌龄一百余年的司空图,在《与王驾评诗书》中的认识还是比较客观和公正的:“陈、杜滥觞之余,沈宋始兴之后,杰出于江宁,宏肆于李、杜,极矣。”李白和杜甫是标志盛唐诗歌最高成就的双峰,王昌龄是他们之前的巍峨峻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