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语言特点(2)

时间:2021-08-31

  二.平中见奇,朴中见色,呈现一种清淡朴素之美。

  陶渊明作文不重词藻的华丽,不事雕琢,而是尽力做到平易自然,清新朴实。但是我们读他的作品,并不觉得单调浅薄,而是感到淡中藏美,淳厚有味。在《桃花源记》中,作者写人叙事、摹景状物没有用浓墨重彩去作夸张的烘托和渲染,只用白描的手法,平淡的语言,就点染、勾画出桃源的自然美和人们的生活美,创造了一个令人神往的理想境界。

  第一自然段中写桃花源的外景:“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作者用语平实,没有刻意雕饰,只是从溪岸、地面、空间,从树、草、花,从视觉、嗅觉等不同的角度和层次作了描述,淡淡几笔,就描绘出一幅情韵隽永、意境优美的暮春桃林图。那夹岸的桃树,纷飞的花片,芬芳的嫩草,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语言的朴素美熔铸于宇宙自然美之中,留下了悠然不尽的意味。

  至于桃源中风土人情的描述,更是生动具体,亲切逼真。在作者笔下,桃源内的田园风光是美的,那开阔的土地,整齐的房屋,美好的池塘,垂荫的桑竹,纵横交错的田间小道,一切都是那么的迷人,连鸡犬也是可爱的;桃源里的社会人事、风俗人情更是美的,桃源人勤劳、淳朴、热情、诚恳,他们人人劳动,自食其力,过着和平、宁静的幸福生活,这里完全没有人世间尔虞我诈的情形,不要说他们彼此之间的平等互爱,就是来自世间的渔人,他们也把他当作自己人一样“设酒杀鸡作食”,招待得十分殷勤周到。作者把别有洞天的桃花源写得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构成了一幅优美、恬静、安适、和乐的动人画面,不仅自然景物历历在目,而且连人物也呼之欲出了。我们读了,觉得诗意盎然,仿佛自己也置身于其中了。

  三.形象生动,表意深刻,既有具体的可感性,又有丰富的联想性。

  宋人李公焕说陶渊明的作品“造语平淡,而寓意深远,外若枯槁,中实敷腴”(《笺注陶渊明集》卷四),指的是他善于用平易浅近的语言含蓄地表现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这一点在《桃花源记》中也有很好的体现。

  文中写桃源人初见渔人的情景,用“乃大惊”三个字来描述。“乃大惊”,不仅活画出桃源人见到陌生人时惊奇异常的神态,而且形象地表明了源中人与外界隔绝得久远。当渔人讲述自己的见闻后,引起了源中人的反应,作者用“皆叹惋”三字来表述。虽未写叹惋的具体内容,但源中人因何面叹惋是不难想象的,那就是世间是多么的混乱污浊,桃源是多么的安乐平和!当渔人要离开桃源时,源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语言婉转而含蓄,蕴藏着丰富的内容。表面上看是源中人的谦词,实质上点出了全篇的结穴,意味深长。它既刻画了桃源人避世极其深沉的心理状态,又暗示了作者之所以运用桃源来寄寓自己理想的原因——避乱。读到这里,读者就不禁会思考,为什么“不足为外人道”呢?

  进而自然会联想到现实社会而得出结论:因为外人知道后,尘世间的丑恶就会侵入,战乱就会降临,桃源和平安适的生活就会遭到破坏。这就进一步揭露了世俗社会的黑暗,突出了桃源生活的美好,收到了言近旨远的效果。“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也是语浅意深,耐人寻味,表层的意思是说桃源人不知世间朝代的更迭,背后却隐含着很深的感慨,其实质是对魏晋时代干戈扰攘、勾心斗角的残酷现实的无情批判。作者下笔含蓄,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和回味的余地,增强了语言的艺术效果。